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341 条
-
中国新一代女性作家最新展示 法律出版社隆重推出女性系列
-
作者:
阎世宏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中国
图书出版市场
女性文学
法律出版社
-
描述:
正当中国女性小说走入了历史性繁华时期,法律出版社发挥其多年编辑文艺书籍之丰富经验,满怀推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之美好愿望,隆重推出以《女性的狂欢》《女性的寻觅》《女性的梦想》一套三本组成的高品味高质量的中国女性文学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将把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推向新的高潮,并将成为1995年图书出版市场的热点话题。
-
鸟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
-
作者:
贾世传
陆文采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20世纪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一直被湮没在以男性文学为主流的大海里。到了20世纪20年代,"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才使女性文学开始融进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洪流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90年代"新生代"、"晚生代"的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话语来创作,使女性文学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从此,中国文学史成为男女作家共同谱写的诗史。
-
文坛“她世纪”
-
作者:
陈永实
来源:
瞭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中国
当代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
描述:
社会中介机构在各类腐败问题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案件不断浮出水面,一些中介机构已经成为除腐败官 员和不法商人之外的另一只腐败“黑手”,如果没有这些“腐败中介”,很多腐败运作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得逞。
-
湖南女性文学的历史画卷
-
作者:
文选德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湖南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
描述:
湖南女性文学的历史画卷
-
娜拉的中国变形记
-
作者:
焦玉琼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过程
娜拉
中国化
命运
-
描述:
论文以五四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讨论的核心,以其对待命运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力图展现娜拉形象中国化改造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第一代女作家的出现开辟了五四时期娜拉中国化变形的另一处风景。她们由于自身性别的局限,作品中没有了男性作家指点江山的精英意识。这固然使她们的作品失去了某种深度和内涵,但是换个角度再看,她们的创作却更能够走进女性的内心。她们对娜拉中国化的探索更能够秉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去体味女性由觉醒到反抗的心路历程,且将其进行记录。于是,女性作家以其独有的视角和独特的创作将其对娜拉的中国化改造与男
-
萧红和姜敬爱的小说比较
-
作者:
朴孝真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小说
儒教文化
萧红
姜敬爱
-
描述:
本论文比较了30年代在文坛脱颖而出的中韩两国的代表女性作家.萧红和姜敬爱的女性小说。比较分析了她们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两位作者通过作品和人物想要表现的深层意义,揭示了创造这种女性人物的个人以及社会原因。 萧红和姜敬爱都是30年代登陆文坛的女性作家。姜敬爱(1907.1944)出生于黄海道松花的一家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贫困中长大。韩国30年代代表女性作家.姜敬爱...
-
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
-
作者:
余琼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主题
女性作家
乡土叙事
叙事艺术
叙事伦理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大批女性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显然,"女性作家"与"乡土叙事"这两个要素在此一时期中国文坛的同时凸显,并非仅是偶然事件。作为一股渐露锋芒而又具有某种鲜明群体特征与积极文化诉求的创作潮流,它的存在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端口:本文着意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基点,以男性乡土叙事为参照,从"性别"之维切入乡土书写,考察"女性"与"乡土"结合后所呈现的诗学特质。同时,还以"乡土"之
-
女性创作与困境-以安妮·塞克斯顿为例
-
作者:
樊志慧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创作困境
女性作家
安妮·塞克斯顿
父权社会
作者身份焦虑
-
描述:
文学的历史是一部主要由男性所书写的历史,女性作家在文学历史中的地位常常被忽略,她们的作品也常常被男性作家或读者所曲解。因此,女性作家在文学领域里的成长过程是痛苦的。一方面,她们要在男权文学领域里进行痛苦的挣扎与搏斗,以争取自己作为女性作家创作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由于女性文学传统是支离破碎的而非像男性文学传统那样代代相传,因此女性作家很难构建完整的属于她们自己的文学,其所造成的影响便是她们很难从女性作家的队伍中得到充分的支持。本文将以安妮•塞克斯顿为例分析女性在男权文学世界里的创作困境以及她如何突破困境找寻属
-
单士厘的旅外纪游创作析论
-
作者:
贝淑琼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单士厘
女性作家
近代文学
旅外纪游
-
描述:
单士厘是目前所知中国女性旅外纪游的第一人,她的创作具有女性意识和书写上的划时代开创意义。本论文试图透过单士厘的两部旅外纪游《癸卯旅行记》、《归潜记》,以及《受兹室诗稿》中的旅外纪游诗的文本分析,探讨单士厘旅外纪游的生成条件、创作动机、表现手法、文本所呈现的主题和“现代”观念。借着单士厘旅外纪游创作的探究,由单士厘的旅外过程、所见所闻,和她把这些异国经验付诸文字的整个过程,可以知道异文化的观照和对话对单士厘的思想和创作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单士厘旅外纪游的创作,反映了晚清世变时刻的异国之旅对一个传统中国妇女的
-
乾嘉之际女性作家的文学交游关系及其意义
-
作者:
崔琇景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从师
文学交游
袁枚
骆绮兰
女性结社
乾嘉之际
-
描述:
乾嘉之际,女性文学圈里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闺秀作家的从师行为与结社活动。女性拜男性文士为师并且作为文学群体出现于公共领域,可以说标志着女性文学逐渐突破其家族性而强化了社会性。闺秀作家骆绮兰的文学交游活动就是典型的例子。作为一名随园女弟子,她通过袁枚等名士获取文学声誉并构建广阔的社交网。
<
1
2
3
...
6
7
8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