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742 条
-
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与女性中心人物文学选择探因
-
作者:
王淑林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跨欧美文化
性倒错心理
国际主题
女性人物
-
描述:
国际主题与女性中心人物是亨利.詹姆斯文学世界中极其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詹姆斯作为一个文化身份与性取向皆较为复杂的作家,其个人体验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呈现一种综合的动态关系:19世纪美国人对欧洲文化的回归式探寻与"朝圣"情结、历来文学领域女性价值及其形象的被忽视,跨欧美文化的生活经历、性倒错的个体心理体验;两个维度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詹姆斯小说国际主题的特质与以女性形象作为小说中心人物的文学选择。
-
科恩兄弟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作者:
翁洁婷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荒诞化
科恩兄弟
英雄人物
普通人物
女性人物
-
描述:
优秀的导演不仅善于制造悬念,还善于对人物进行艺术化处理,在向观众呈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挖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灵魂,将人物命运、困境与社会景象糅为一体揭示更加深刻的主题。科恩兄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颇具库布里克的风格,对英雄人物形象的非常规化建构、对小人物形象的扁平矛盾化建构、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果敢天使化建构,不仅使其影片的黑色和讽刺意味更加鲜明,也成就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
描写女性人物的扬琴音乐作品之解读:以项祖华、芮伦宝作品为例
-
作者:
张馨
来源:
音乐创作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性
扬琴作品
叙事
民族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以女性人物形象为创作题材的扬琴作品在数量上虽不多,却充分体现了扬琴音乐的民族性和现代扬琴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以项祖华和芮伦宝二位作曲家的作品为例,分类归纳,从一般性、特殊性及创新性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其民族性特征。
-
《安琪拉的灰烬》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王晓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观建构
民族与宗教认知
弗兰克
女性人物
性别角色
-
描述:
本文以拉康的主体理论、弗洛伊德的宗教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美国作家弗兰克.麦考特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中的女性人物对弗兰克在性别角色、民族与宗教认知及道德观建构的三方面的影响,深入解读影响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形成的要素。
-
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女性人物及其思想特征分析
-
作者:
莫海萍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柯利的妻子
乔德妈
思想特征
伊利莎
女性人物
-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在《人鼠之间》、《菊花》和《愤怒的葡萄》等作品中描写的女性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鼠之间》中柯利的妻子依附于男权社会,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菊花》女主人公伊利莎向往自由,追求与男人平等,她有意识地挣脱男人的束缚和压抑,但梦想破灭,最终只能挣扎于男权社会中。《愤怒的葡萄》塑造的乔德妈坚决果断,她敢于打破传统、永不妥协,是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女性人物。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女性人物及其思想特征来注释斯坦贝克笔下的女性世界。
-
格雷马斯叙事语法中的女性人物——以电视剧《红高粱》为例
-
作者:
杨由之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格雷马斯
矩阵符号
叙事语法
女性人物
-
描述:
格雷马斯把文本分析分为两个层次,即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指在义素层上的行动模式,他把行为模态划分为产生欲望、具备能力、实现目标和得到悬赏;而在深层结构的研究方面,格雷马斯引入了“符号学矩阵”概念,由此建立了叙事语法。电视剧《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其对新女性崛起的态度描述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批判获得了受众的认可。本文以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为视角,从结构层面对该影片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从而解释作品的经典性及女性人物的突破性。
-
自我意识与他者镜像——贾樟柯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析
-
作者:
张娜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自我意识
困境
他者镜像
女性人物
-
描述:
电影对沟通社会成员共同经验、整合社会价值有重要作用,贾樟柯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处在当代中国经验背景之下的,对她们的描述将影响受众的性别认知并最终影响其行为。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时,重点关注的是她们的自我意识和她们在他者(男性)眼中的镜像,她和他的关系反映出其交往的困境,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建立适应当代社会的新的社会性别观念,在文化领域取得更深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
阿尼姆斯原型视角观照下的《爱玛》主要女性人物
-
作者:
刘雪琪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射
爱玛
阿尼姆斯
荣格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荣格原型理论之阿尼姆斯原型的观照下,《爱玛》主要女性人物之阿尼姆斯即男性特质,因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极大差异。爱玛因阿尼姆斯发展过度而男性特质突出,由其被动投射觅得情感归宿;简·费尔法克斯因阿尼姆斯发展适度而提供合理补偿,其正确投射成就美满姻缘;哈丽埃特则因阿尼姆斯发展不足而女性特质浓重,异性交往经历使其得到促发,并最终正确投射。
-
李光洙小说《无情》中女性人物的分析
-
作者:
张敏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光洙
封建礼教
贞洁观
《无情》
女性人物
-
描述:
李光洙是韩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家。《无情》作为李光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新教育问题为核心,以年轻人之间纠结的爱情故事为出发点,将民族主义的理想和启蒙主义的热忱完美结合。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对李光洙的作品及其女性观都将有深刻的见解。
-
论迟子建小说的女性人物
-
作者:
詹浩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人生悲剧
命运
迟子建
女性人物
-
描述:
从80年代中期至现在,迟子建给读者带来了一百多篇小说,同时还给我们送来了散文随笔,让读者为之感叹。在阅读迟子建的小说中,我们发现她尤其善于描写女性人物,关注女性人物由于命运的无端拨弄带来了人生悲剧以及她们对待悲剧的态度。
<
1
2
3
...
29
30
31
...
73
74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