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样板戏: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遮蔽
-
作者:
陈吉德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样板戏
拯救者
女性意识
革命意识
民族解放
阶级意识
爱情
革命斗争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样板戏在中国戏剧接受史上可谓是一个奇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至七十年代中叶的整整十年间,样板戏成了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询唤”的理想化工具。如今,样板戏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积淀贮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女权主义理论审视样板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就会发现这些女性形象都成了图解革命概念、图解阶级概
-
展示女性风采的烟标
-
作者:
李润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独特
风景
艺术
浪漫色彩
烟标
广泛
题材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题材广泛、洋洋大观的烟标艺术海洋中,有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展示女性人物风采的烟标。从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端庄的普通女性形象,还能欣赏到雍容华贵、沉鱼落雁的美女形象,以及充满浪漫色彩的仙女道姑。
-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莫砺锋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唐诗》
男性作家
史湘云
女性意识
资料汇编
《红楼梦》
女性主义批评
曹雪芹
林黛玉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 有些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男性作家是不能为女性而写作的.例如法国的埃莱娜·西苏(Helene Cixous)声称:"妇女必须写妇女,男人则写男人."①法国的露丝·依利格瑞(Luce Irigaray)则为上述主张指出了原因:"我永远代替不了一个男人,男人也永远代替不了我.无论他们可以变换什么样的身份,一方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另一方,--他们不具有互换性."②然而中国文学史的实际情形似乎与这种观点大相径庭: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唐宋以来的词,有很多作品都是出于男作家之手,却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清人
-
“疯女人”与“美男王”
-
作者:
陈红
来源:
婚育与健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世界
疯女人
戏剧电影
研究对象
悲剧性
安娜
西班牙
丈夫
病理学
女性人物
-
描述:
西班牙王太妃胡安娜(1479-1555年),因她本人生前疯狂的爱,成为后世许多戏剧电影以至病理学书上的描写和研究对象。现代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影院上映的《胡安娜》电影,银幕上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胡安娜与丈夫的尸体一起,在古色古香的古堡周围徘徊、游荡……悲悲切切,让人有点毛骨悚然。当代世界留存的二十多个大小王国的王室中,似乎已经不再塑造悲剧性的女性人物了。当代王室女性大都趋于乐观向上,而不愿重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