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苏青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唐利群   来源: 人文丛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张爱玲   女主人公   苏青小说   女作家   女性人物形象   写作   新女性   叙事人   中国女性  
描述: 苏青,这个民国小女子,在40年代沦陷区的文坛上大红大紫,曾被张爱玲誉为:"低估了苏青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须把女人作者特别分作一档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青的名字长久被遗忘却又重新被发现,数度沉浮之后,对她的评价依旧毁誉参半,直至90年代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还批评她:"倾向于奇谈怪论,给人粗鄙俚俗之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男权意识
作者: 邹立春   来源: 贵州民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空间   社会文化背景   生活经历   女性人物形象   路遥   男权意识   作品   《平凡的世界》  
描述: 本文通过对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些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了该作品对女性传统构想体现出来的男权意识,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意识的社会文化背景及生活经历,以此展示了该作品的新的视角和审美空间。
《红楼梦》女性人物与男女平等及婚姻自主精神
作者: 纪琼骁   来源: 艺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   清代   追求   痛苦   婚姻自主   《红楼梦》   女性人物形象   笔触   贾府   精神  
描述: 《红楼梦》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塑造出一群美丽刚烈、才华横溢而又痛苦无比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中的一部分,在清代封建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寻求婚姻自主来追求自身的解放。这个过程是惨烈的,但对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震撼是巨大的。
置身于红尘世界的反思──廖辉英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简析
作者: 彭燕彬   来源: 河南电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社会转型期   女性意识   旧式妇女   女性人物形象   女强人   真正的爱情   廖辉英   家庭   小说  
描述: 置身于红尘世界的反思──廖辉英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简析彭燕彬一以现代女强人之誉崛起台湾当代文坛的,当数曾获得“最善掌握现代男女两造情境的作家”雅号的·廖辉英了。廖辉英以她的拼搏精神致力事业.无论是做卓有见识的企业家,还是以丰硕成果异军突起于台湾文坛,正...
论《大长今》的励志特征
作者: 平非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电视连续剧   《大长今》   女性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现代人   传统女性   现代女性  
描述: 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能够风靡亚洲,是因为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同时介绍了韩国传统的饮食和医药,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张扬人性中奋发向上的精神。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更是非常突出,《大长今》的主人公长今,不但具有传统女性的贤淑美德,还有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理性思考,在女性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中国大陆
好汉圈中看女子
作者: 华孚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雄   原著   女子   女性人物形象   “忠实”   阎婆惜   《水浒传》   潘金莲   电视剧   小说  
描述: 正像许多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常常遇到的那样,四十八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播出之后,舆论的反响褒少贬多。在对它的评价中,“不忠实于原著”是最为突出的一种诘难。其中,编导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处置常常被引援为明显的证据。 不可否认,与文学原著相对照,电视剧《水浒传》确实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表现上作了比较大的变动,它给予这些女子以更多的“戏份”,甚至在人物形象的审
论迟子建作品中的独特女性意识
作者: 洪雨涵   喻晓薇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视角   人道主义情怀   小梳妆   女性观   当代文学   迟子建小说   女性人物形象   林白   女性主义  
描述: 相对于同龄同时代一些持守前卫的女性主义立场的女作家而言,迟子建的女性意识并不那么鲜明尖锐,因而常常被忽略。但显然,迟子建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值得关注与研究。本文对迟子建作品中的独特女性意识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被遮蔽的原因。随后分析迟子建女性观的主要内涵:对男权社会的温和批判;追求和谐的男女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迟子建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其对女性主义写作所作出的贡献。一、当代文学与"女性文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女作家重新书
浅析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刘利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男主人公   永别了   康伯   女性身份   女性人物形象   女性角色   《老人与海》   布莱特   欧内斯特   武器  
描述: 一、引言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集中表现了战后西方年轻人独特的心理状态。他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在困境中不屈服不妥协的"硬汉"形象。这种硬汉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海明威作品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女性角色,这些性格各不相同的女性角色和通过这些角色所反映出来的女性意识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认真地分析海明威作品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人物形象对深入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
海明威笔下的“完美”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王丽莉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玛利亚   凯瑟琳   永别了   女性人物形象   《老人与海》   勒尔   欧内斯特   无所得   诺贝尔文学奖   武器  
描述: 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在我们的时代里》《胜者无所得》等。此外,这位终生勤于笔耕的伟大作家还尝试了多种文体的创作,如书写打猎的文集《非洲的青山》,描写斗牛的文集《死在午后》,带有回忆录特质的散文集《不固定的圣节》,等等。 [1] 在
美国新闻周刊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1990-2006)
作者: 侯芃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群体   意识形态   报道   东方主义   文化批评理论   女性人物形象   文本   整体形象   媒体   女性形象   描述   受害者   话语分析   国家形象   形象研究   中国   倾向   新闻周刊   种族中心主义  
描述: 由于美国媒体在世界大众传播体系里具有特别的地位和影响力,国内学术界针对其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也一直较为丰富。但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国家形象的整体性研究,或专门就单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展开具体分析,缺乏对我国某一特定群体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研究。然而,群体形象是折射、构成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部分,中国各种群体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是美国公众认知中国的来源和参考。所以,深入研究美国新闻周刊对占据中国总人口半壁江山的女性群体的报道,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价值,也是对媒介性别研究及国家形象研究的良好补充。 本文选取了《时
< 1 2 3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