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美国新闻周刊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1990-2006)
作者: 侯芃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群体   意识形态   报道   东方主义   文化批评理论   女性人物形象   文本   整体形象   媒体   女性形象   描述   受害者   话语分析   国家形象   形象研究   中国   倾向   新闻周刊   种族中心主义  
描述: 由于美国媒体在世界大众传播体系里具有特别的地位和影响力,国内学术界针对其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也一直较为丰富。但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国家形象的整体性研究,或专门就单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展开具体分析,缺乏对我国某一特定群体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研究。然而,群体形象是折射、构成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部分,中国各种群体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是美国公众认知中国的来源和参考。所以,深入研究美国新闻周刊对占据中国总人口半壁江山的女性群体的报道,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价值,也是对媒介性别研究及国家形象研究的良好补充。 本文选取了《时
“围城”内外的女性群像——林海音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叶柳青   来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本细读   分析   林海音   一夫多妻制   主要方法   文学历史   母性精神   策略问题   女性人物形象   创作成就   婚姻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读的方法   围城   男性形象   含义   性与爱   女性群像   台湾文学  
描述: “围城”内外的女性群像——林海音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圣经》女性人物塑造中的诱惑和欺骗主题阐释
作者: 何琛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文学中   圣经   女性人物形象   希伯来文化   女性话语权   女人   英语   作品   作家创作   女性主义理论   以色列   人物的塑造   女性人物塑造   主题   地位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社会形象   论文   自然  
描述: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圣经》女性人物塑造中的“诱惑和欺骗”主题以及对英语文学中女性人物创作产生的影响。在《圣经》中,无论她们的身份地位以及贡献,大多数女性人物的塑造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诱惑和欺骗”这一主题。 论文作者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发掘隐藏在“诱惑和欺骗”女性形象塑造后面的原因。第一类“好女人”以拔示巴、以斯贴和雅亿为例。作者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女人之所以经常使用诱惑和欺骗手段达到目的是因为她们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状态。《圣经》产生于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背景,反
< 1 2 3 ...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