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90年代   男权文化   林白小说   女性人格   女性写作   作品   “我”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论巧女故事的妇女观
作者: 王丽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间故事   女性意识   正统儒家   巧女故事   讲述者   女性人格   故事类型索引   儒家妇女观   社会生活   女性文学  
描述: 一、导论 什么是巧女故事?在《略论巧女故事》中,屈育德先生曾加以初步界定,她说:“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宝库中,有一类传统的民间故事专门表现女主人公的过人才智,许多看来无法解决的难题,一到她们手里顿时迎刃而解,人们因此把这类故事称为‘巧女故事’。”屈先生的界定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巧女故事为传统民间故事;其二:女主人公以过人才智解决难题。刘守华先生在《故事学纲要》中对巧女故事的界定也没有超出“以才智解难题”的范围,他说:“……在生活故事里,却有一类作品,以女性的才智解开种种难题,克服重重人世艰险,构成精
中国古代女性人格的历史轨迹
作者: 郭芳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中国古代女性   李清照   女性教育   人格特征   历史轨迹   女性人格   传统女性   女性文学   《列女传》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人格的历史轨迹
跳出“阴柔美”
作者: 艾斐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参与意识   女性人格   局限性   小说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   自我个性   女性文学   阴柔美   集体无意识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女小说家只有在勇敢地承认了女性的局限性后,才能去追求至善至美。”这种看法,本身就包含着对女性个性的压抑和对女性人格的弱化。然而,在我们以往的文学中,它却是一个事实。所幸的是,这个事实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一些新起的有个性、有追求的女作家,已在这方面大胆地迈出了挑战性的步伐。
走出自我心灵的牢笼——对《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作者: 杜芳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妇女解放   女性人格   悲剧命运   三个女性   女性形象   祖母绿   走出自我   传统文化   《方舟》  
描述: 步入中国文学的艺术殿堂,迎面而来的栩栩的艺术形象中女性形象虽数量众多但各个风采独具光耀照人,有温婉的,有贞烈的,有活泼的,有文静的,有庄重的,有放荡的……她们之中的多数人出演的都是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杨贵妃、林黛玉、莎菲、子君……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妇女解放成为社会解放问题的一个部分。探究妇女悲剧命运问题已成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文学作品把妇女的悲剧命运归结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完善。笔者认为,妇女摆脱不了悲剧命运固然与外部条件有关,但女性走不出自我心灵的牢笼更是造成现代妇女命运悲剧的根本原
自我意识的回归——台湾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
作者: 刘海霞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确立   处境   年代   女权主义   中国   女性人格   台湾省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女性形象  
描述: 自我意识的回归——台湾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