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书写】搜索到相关结果 174 条
-
客家歌谣女性书写的当代价值
-
作者:
闫淑惠
徐林祥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歌谣
地域文化
族群
女性书写
-
描述:
女性在具有鲜明地域和族群特色之客家歌谣的创作、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客家歌谣呈现出女性书写与书写女性交相辉映的状态。客家歌谣中的女性书写与客家传统社会的地理状况、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等因素直接相关。它集中展现了传统社会客家女性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多样风貌。同时,客家歌谣中的女性书写为族群与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样本,对深化客家学研究、开拓当代女性研究视野、促进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具有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
女性文学的微妙演绎:论中国性、本土性与西方性的同构
-
作者:
郑来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写作
文化差异
审美体验
女性书写
-
描述: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的解放的呐喊,女性解放也风生水起,中西方文学史上,女性创作也被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使得中西方的女性文学创作之间相互影响而彼此不同,分析“女性文学”发展中的中国性、本土性与世界性,是梳理出“女性文学”演绎脉络的一个通道。
-
女性文学的微妙演绎:论中国性、本土性与西方性的同构
-
作者:
郑来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写作
文化差异
审美体验
女性书写
-
描述: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的解放的呐喊,女性解放也风生水起,中西方文学史上,女性创作也被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使得中西方的女性文学创作之间相互影响而彼此不同,分析“女性文学”发展中的中国性、本土性与世界性,是梳理出“女性文学”演绎脉络的一个通道。
-
男性视阈下的“女性书写”:叶兆言小说创作简论
-
作者:
郭运恒
张刘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视阈
叶兆言
女性书写
-
描述:
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女性书写”往往与“女性写作”等同起来,专指女性作家以一种女性的语言来进行自己的写作实践,强调妇女与身体的关系,而将男性作家的创作排除在外。真正的文学创作应体现出两性对话关系,女性文学也不例外,一味地强调性别对立将使得我们无法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女性文学的发展。个人的独特经历、吴越文化的浸染、书香世家的熏陶以及阅读经验的影响决定了叶兆言对于女性的认识与其他作家是不同的。
-
镌刻生命之舟——《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评介
-
作者:
吕红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集
女性书写
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几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它涵盖了来自海峡两岸的留学生与新移民甘苦之经验,将内心宇宙及当下生命之存在作鲜活细致的描述,风格迥异的语感展现出女性书写特质,可谓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而那些探索社会与人性、体现生命关怀的作品,为忙碌浮躁趋于快餐和流行文化的现代人提供了异域女性精神体验的独特文本。
-
从女性书写到身体写作
-
作者:
权珣珣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书写
女性
-
描述: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代表作家埃莱娜·西苏提出的“女性书写”理论旨在挑战传统文学规范,颠覆男性话语霸权,提高女性主体意识,争夺女性话语权。20世纪末,西方女性身体理论传播到中国并应用于国内女性文学研究及创作中,在中国消费主义语境下,“女性书写”中的“身体”叙事功能逐渐异化,“身体写作”的文本及研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东北沦陷区时期女作家白朗小说创作研究
-
作者:
盛晓雯
来源:
现代交际(学术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朗
女性书写
东北沦陷区
抗争
-
描述:
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兴盛虽只有几年时间却涌现出一大批独具风貌的文学作品和深富民族担当的优秀 作家.其中,出生于1912年的白朗与萧红并称为东北女性文学的拓荒者.本文以白朗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 从其小说中屡次出现的“出走”情节分析白朗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梳理作家的女性书写,论述其关怀家国 命运的女性视角;探讨民族危亡之下白朗关于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
“我”眼中的世界——论梁庄印象兼及非虚构文学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吕佳蒙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庄印象
非虚构文学
女性书写
-
描述:
《人民文学》2010年第二期推出的“非虚构”专栏掀起了一股“非虚构”热潮,其中学者梁鸿的“梁庄系列”是影响最大的两部非虚构作品。梁鸿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梁庄印象”,透过小梁庄我们可以透视整个中国乡村。同时梁鸿用独特的笔触使关注社会现实的非虚构文体与强调个人化叙事的女性写作相遇,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
女性通俗小说的历史差异与创作特色
-
作者:
沈倩倩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文学
通俗小说
女性书写
-
描述:
作为社会文明的一种独立存在和文化表达,应该说真正的女性文学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发端。尤其是作为俗文学题材之一的通俗小说,在发轫初期难以摆脱男性话语的影响,女性作家群也在不断探索由报人向小说家身份的转换,女性在通俗小说的创作上力量显得薄弱。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新的女性创作主体的涌现与创作思维的膨胀,在叙述视角、文本类型、媒介传载、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这是当代消费与审美理念的提升,也是创作与出版文化的勃兴。
-
暗夜里的抗争——论白朗的小说创作(1931—1945)
-
作者:
魏思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朗
女性书写
东北沦陷区
抗争
-
描述:
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兴盛虽只有几年时间却涌现出一大批独具风貌的文学作品和深富民族担当的优秀作家。其中,192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的白朗与萧红并称为东北女性文学的“拓荒者”。本文以白朗1931年至1945年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小说中屡次出现的“出走”情节分析白朗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梳理作家的女性书写,论述其关怀家国命运的女性视角;探讨民族危亡之下白朗关于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
1
2
3
4
5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