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马俪文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尹爱妮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新价值   马俪文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银幕不乏经典的女性形象。在男性导演书写下银幕上的女性形象承载特定时代的精神伦理价值。新世纪以来,青年电影导演日益浮出水面。因为年轻,他们偏激与锐气、稚拙与纯熟赫然并存。因为年轻,他们用独特的视角阐述着丰富的当代世态人情。女性青年导演的创作日益活跃,向观众交出不错的答卷。女性青年导演的创作日益活跃,向观众交出五彩纷呈的视觉和感官盛宴。放眼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史,电影银幕上并不乏那些经典的女性形象。女性导演的作品,与男性导演对电影银幕上的那些经典女性形象塑造拥有着不同的精神伦理价值观。
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研究(1987--2012)
作者: 陈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为研究课题的论文。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长期处于不被重视、不被表现的尴尬境地,其主体性也长期隐没于男权文化的压制之下,无论是商业类型电影、文艺片亦或者主旋律电影,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都没能被真正的塑造在银幕之上。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伴随改革开放与文艺理论的双重激励,中国的电影事业重整旗鼓,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影片。其中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也在电影的历史舞台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影形象中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形象,在新时期开始也逐渐冲破历史樊篱,成为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大陆小妞电影
作者: 柳炎汐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者   受众   小妞电影   女性主义  
描述: 近几年来,银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妞电影,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电影创作者及学者的注意。小妞电影,又称小鸡电影,源于英文单词“Chick flick”,指那些剧情比较轻松浪漫,以女性视角讲述,女性角色为核心,男性退居配角的爱情电影,故事年轻时尚,都市感十足。小妞电影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好莱坞,代表作有1993年上映的《西雅图夜未眠》、2006年上映的《穿普拉达的女魔头》、2008年上映的《欲望都市》等。2009年海归导演金依萌执导的《非常完美》将这一概念带入中国。《非常完美》之后,除了2010年由徐静蕾执导
初中社会科课程中的性别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张天鹏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问题   社会科课程   公民教育   女性主义  
描述: 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影响深远。基于此,选择1-5册人教版初中社会科课程——《历史与社会》进行性别问题的研究。首先,“察”。通过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考察社会科课程中性别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
女性的沉沦与抗争:从白流苏和曹七巧说开去
作者: 苑海静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压迫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抗争  
描述: 张爱玲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是一座“孤岛”,张爱玲在这孤岛中横空出世,以其横溢的才华,征服了众多读者,也引起了文艺批评界的注意。波伏娃说:“女人是逐渐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男性仍旧是世界的秩序中心。作为主宰者,男性不但把女性置于文化和社会结构底层,而且男性享有意识形态话语权,他们毫不费力地在文化领域拥有了文化符号体系操纵权、话语理论创造权和语言意义解释权。女性的从属地位在父权权力架构中被定位,提供满足男人在权力文化和生理上的各种欲望。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现状,
现代女性的困境与抉择——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金色笔记》
作者: 崔灿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困境   抉择   《金色笔记》   女性主义  
描述: 意识和自由女性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色笔记》中现代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女性面对困境的处理方式及现代自由女性的自由选择。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金色笔记》,分析小说中的主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