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他们眼望上苍》的女性形象及思想蕴藉
-
作者:
李燕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现象
《他们眼望上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性格、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都是女性主义意识的典型特征表现,下文将从黑人女性形象、女性物化现象和女性主义思想三个方面对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思想蕴藉做出分析和诠释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英国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简·爱》中,作家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塑造了简·爱、海伦·彭斯和梅森·伯莎三位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三位女性截然不同的命运,表达特殊的女性话语,有力地驳斥了当时父权社会下认为女性是冲动且毫无理性的错误认知。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这三位女性的形象
-
《长恨歌》英译本中上海女性形象的美国元素研究
-
作者:
曾颖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恨歌》
王安忆
王琦瑶
女性主义
-
描述:
情爱追求、母性之爱和宽广独立三个女性主义特质解析译本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中王琦瑶的形象并说明其形象美国化的原因,从而肯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适当的改写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
女性主义视域下莎剧妖女悍妇形象的互文解读
-
作者:
常晓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女
互文阐释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
-
描述:
论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对莎士比亚剧作中描述妖女、悍妇形象的文学文本进行细读和互文阐释;从莎士比亚剧作的文本中找寻这些被旁置、被边缘化的女性形象长期受压迫的例证,还原她们真实的生存处境、思想面貌
-
压抑、反抗、呐喊:《钢琴课》符号视野中的女性解读
-
作者:
陈玲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课》
简·坎皮恩
女性主义
-
描述:
简·坎皮恩编剧并导演的电影《钢琴课》被视作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纵观坎皮恩的作品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她拍摄影片的主要目标其实还是对女性问题进行探讨。只是,如果太过于追求个性化的表述,将使
-
论《简·爱》折射出来的女性主义
-
作者:
罗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主义
-
描述:
,是父权制社会底层女性内心的呐喊,同时也是对女性主义的呼喊,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这样的女性品格和形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本文将从勇敢地反抗、坚强地独立和平等的爱情三个方面,对《简·爱》中折射出来的女性主义做一个简要的探析。
-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荆棘鸟》
-
作者:
刘新民
段丽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平等
女性主义
-
描述:
充满了女性主义色彩。立足于《荆棘鸟》中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不平等现状,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几个典型的男性角色对女性的压迫,揭露男权支配下女性牺牲爱情、尊严等的事实;其次,本文分析作品中传统女性人物
-
解读汤姆叔叔与美国文学中的性别歧视
-
作者:
周舒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主义
汤姆叔叔
奴隶制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政治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对推动美国奴隶制的废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者斯托夫人的本意,是要把汤姆叔叔塑造成一个坚忍高大、值得歌颂的基督徒奴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黑人却对汤姆叔叔的形象颇有微词,把汤姆叔叔看做是对黑人的丑化。出现这种情况是斯托夫人写作的女性视角使然,斯托夫人关注女性,作品当中充斥的女性救世主义使得对汤姆叔叔的塑造带有一定程度的女性特征,这有悖于传统的美国文学审美习惯,是持男性主义观念对女性文学的偏见
-
女性主义视域中的《觉醒》研究
-
作者:
曲倩倩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肖班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全盘否定,被批判为"给道德女婴无法饮用的烈酒"。直到20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文学界开始重新审视《觉醒》的文学价值,沉默了半个世纪的《觉醒》再获天日,作家肖班也声名鹊起,她对女性困境的关怀,对女性身份的质疑,对女性意识的挖掘,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女性主义运动
-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对女性文化的影响
-
作者:
於晓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政治运动来结束性别歧视、剥削、压迫以及不平等的性别思想和观念。美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对女性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量女性文学作品的出现深刻地批判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