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英译本中上海女性形象的美国元素研究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曾颖
【刊名】芒种
【资助项】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长恨歌》英译本中上海女性形象的美国元素研究”(项目批准号:cx2015sz009)
【摘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安忆凭借《长恨歌》荣获世界华文文学奖及茅盾文学奖,其英译本于2008年发表。《长恨歌》书写了一位上海女性王琦瑶四十年来的情与爱,虽有过短暂的辉煌,但又堕入无边的黑暗。本文试图从情爱追求、母性之爱和宽广独立三个女性主义特质解析译本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中王琦瑶的形象并说明其形象美国化的原因,从而肯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适当的改写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年份】2015
【期号】第8期
【页码】81-82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体味《长恨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陈珊珊 年份:2011
- 2、《长恨歌》环境描写之我见 作者:杨子巍 年份:2017
- 3、《长恨歌》中王琦瑶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黄俊亮 年份:2012
- 4、关于王安忆《长恨歌》的思考 作者:朱秀英 年份:2014
- 5、论《长恨歌》中的生命体验 作者:张宁 年份:2016
- 6、现代都市女性的一种平常而卓越的价值追求——王安忆的《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解读 作者:高松 年份: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