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 条
-
女性主义东方主义视域下的华美女性文学父亲形象解读
-
作者:
罗艳丽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主义
父亲形象
恶魔化
缺失
女性主义
弱化
-
描述:
在主要华裔美国女性作家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的作品中,母亲形象大都坚强、鲜活、丰满,而父亲形象则显得苍白、软弱甚至可有可无。从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这些父亲形象,可以看出他们总是处于缺失、弱化或
-
90年代以来的女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巩燕伟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绘画
觉醒
主体意识
原因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笔者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运用图像学、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论述了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女性形象的塑造介入了女性经验,是以女性的视角诠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是公开表述“性”的女性形象
-
林黛玉与萨拉·伍德拉夫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对比研究
-
作者:
赵娜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萨拉
生活经历
比较文学
性格
林黛玉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与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均在作品中成功刻画了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在以男性为叙事主体的文学界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有很多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林黛玉和萨拉分别所做的评论
-
On Female Identity in Wndy Wasserstein's Plays
-
作者:
王蕾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森斯威格姐妹》
《一个美国女儿》
《海蒂编年史》
女性身份
温迪·华瑟斯汀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女性主义学者朱迪斯·基根·加德纳认为,女性身份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同男性一样,必须经历不同的阶段才能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进而建立自我身份。在所有的阶段中,社会角色、群体
-
现代西方艺术方法论研究
-
作者:
郁火星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
形式主义
图像学
精神分析
符号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艺术方法论是关于艺术研究方法的理论,是针对学者们在研究艺术过程中使用方法的研究。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在现代艺术运动蓬勃兴起,现代学术思潮不断涌现,现代科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艺术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二十世纪是西方艺术研究领域成果累累、人才辈出的时代,尤其是二十世纪上半页,艺术研究中的几种重要方法悉数登场:图像学、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图像学侧重作品主题、象征意义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的研究。虽然图像作为编篡、收集历史资料的手段早己存在,但图像学作为研究方法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得以提出并付
-
新女性与完美女性:《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曾妍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完美女性
超越
弗吉尼亚·伍尔夫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其文中所体现的先进观念独树一帜。一方面,她向文学界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小说风格。她的意识流小说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文学吹起一股清新之风,并为后来的作家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另一方面,她极度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表达其女性观。在她的作品中,伍尔夫深入挖掘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并试图通过作品引起人们的共鸣来达到改善女性生活状况的目的。《到灯塔去》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国内外研究女性文学学者的热点话题。众所周知,在伍尔夫的小说中,《到灯
-
男性建构下的女性形象:论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电影的女性表达
-
作者:
李婧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建构
导演
性表达
女性话语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男人
男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西班牙的著名导演。他的所有电影都可用他的一部影片的名字来概括——《激情迷宫》。阿尔莫多瓦的电影都是关于欲望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女性,所以被很多人称为"女性电影"。尼采说过,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女性形象基本上是由观看者根据在场的缺席,根据在场的他者想象出来的。"(马藜《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四川大学出版社)从远古算起,女性形象从来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女性,她是由男性的一根肋骨所创造出来的,一开始就被注入了男性的思想意识。所以女性形象都被自觉
-
爱默生超验主义中女性形象表达
-
作者:
李孝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尊重自然
美国超验主义
爱默生
美国文学史
上帝
男人
女性形象
和谐
女性主义
-
描述:
鲁尔夫·华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创始人,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学巨人。他的超验主义从宗教和精神至上的角度,提倡人人平等、自由。在他的超验主义里,每个人的灵魂都无一例外的被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上帝赋予了精神直觉的潜能。因此,所有人在
-
西方电影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建构
-
作者:
邢蓉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女性意识
发展潮流
女性角色
普拉斯
西方电影
女性形象
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女性形象是西方电影影像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不平等的意识与价值观得到或多或少的呈现。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电影得到持续不断的阐释,基本同步于整个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潮流。总的来说,西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臣
-
性别表征与影像赋权:“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国际研讨会综述
-
作者:
苏状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影像
刻板印象
视觉再现
国际研讨会
女性解放
复旦大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
-
描述:
自辛亥革命禁缠足,兴女学,办女报揭开中国妇女解放序幕,中国女性发展已走过百年历程。一个世纪以来,不仅有记载女性历史的浩瀚文字,更有再现女性理想的丰富影像。如何将性别研究置于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框架之内,追溯、发现、分析、反思影像视觉资源之于女性形象建构的方式与变迁,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学术命题。2011年12月16-19日,为期四天的"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大型国际研讨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特别出席开幕庆祝酒会并为大会致辞。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