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 条
-
寻找与安放:《骨》与《接骨师之女》的互文性阅读
-
作者:
张静
杨雪莲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骨》
《接骨师之女》
“骨”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籍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与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有着共同的主题:关注中国第一代移民与他们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后代之间的矛盾与和解,尤其注重母女之间关系的探讨。而两部小说又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共同的意象——"骨"。"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有着深刻的文化内蕴,两部小说中的"骨"也有着多重含义。该文以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的侧面分析"骨"这一意象的深远意义。
-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探析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邵林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拉
《法国中尉的女人》
男权意识形态
福尔斯
女性主义
-
描述:
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被誉为女性探索自我和自由的经典读本。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该小说是在男性的叙事中用男性的视角来虚构女性人物,因此并非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本文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来解读
-
女性题材美剧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女性主体建构研究
-
作者:
金晓聚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主体建构
女性题材
美国电视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21世纪以来,以女性人物为主角,以现代独立女性的立场结构故事,以女性观众为主要收视定位的女性题材美剧大量涌现,其众多文本与大众文化复杂的交互影响力不可忽视。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类女性题材美剧文本的分析,揭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文化内部女性主体的建构策略和特点。
-
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个人化倾向——以陈染、林白为例
-
作者:
焦艳
龚岱辰
来源:
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
个人化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90年代的女性文学是在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及中国女性意识崛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以女性的独特视角,通过近似自传的写作方式书写女性意识,抵抗男权话语
-
论990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个人化倾向——以陈染、林白为例
-
作者:
焦艳
龚岱辰
来源:
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
个人化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90年代的女性文学是在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及中国女性意识崛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以女性的独特视角,通过近似自传的写作方式书写女性意识,抵抗男权话语
-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女权意识——以《女勇士》《喜福会》《典型的美国佬》《雪花秘扇》为例
-
作者:
胡严艳
来源: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无声反抗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姐妹情谊
-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尤其以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和邝丽莎等为代表,在当代美国文坛的影响愈来愈大。作为女性作家,她们在作品中都关注并探讨女性生存境况以及女性如何争取权利,流露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具体来说,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或通过无声的反抗,或将自己定位为双性同体,或结成姐妹情谊,以此对抗父权制的压迫,表达追求男女平等的理想。
-
探析殷熙耕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边铀铀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殷熙耕
独立
颠覆性
女性主义
发展
-
描述:
韩国著名女性作家殷熙耕出生于1959年,在1995年涉足文坛后,创作了包括《鸟的礼物》《我曾住过的房子》《尘埃中的蝴蝶》在内的许多广受好评的长短篇小说,曾荣获"文学村小说奖""韩国小说文学奖""李箱文学奖"等韩国重量级的文学奖项。本文将通过对殷熙耕代表作品的广泛阅读,结合女性文学的相关理论与发展历程,将殷熙耕其人其作置于20世纪末韩国的社会背景之中,探析这位著名作家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被建构的美丽——女性主义视角下明至民国瓷器上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晓凡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视角
价值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瓷器
-
描述:
代,女性形象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话题,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解读,女性形象在性别主义视角中会出现什么样的设定,都是有一定
-
论索尔·贝娄女性观的演进
-
作者:
纪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索尔·贝娄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国家艺术勋章,是唯一获得三次国家图书奖的作家,由于他对美国文学的突出贡献在1990年获得终生成就奖章。贝娄的作品大都聚焦于一个男性主人公,女性人物通常是通过男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的。大部分评论家都关注于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困惑、挣扎和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女性人物被明显地忽略了。目前对贝娄女性观及其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能真实反映出贝娄创作的形象生动、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对于贝娄女性观的问题,也存在互相矛盾的观点。对贝娄厌女症倾
-
压迫与反抗:库切小说《内陆深处》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水莲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日记体小说
《内陆深处》
女性书写
女性主义
-
描述: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继纳丁·戈迪默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南非作家。他以简洁含蓄的行文方式和风格多变的创作手法著称。在其作品中,边缘群体不仅是他关注的焦点,而且人在困境中的自我拯救更是他所希冀表现的重点。小说《内陆深处》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是库切发表的第二部作品。该部作品被置于日记体这一特殊的文本框架下,由一位女性采用一种亦幻亦实的方式讲述,痛苦地再现了在后殖民背景下,女性被拒斥的人生,同时表现了其驯服的外表下不甘沦为历史弃儿的幻想和抗争。小说主要讲述了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生活在内陆深处的白人老处
<
1
2
3
...
16
17
18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