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 条
-
悲剧的女性群像——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
-
作者:
张晓花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厌女症
新女性
女性主义
物质至上主义
男权主义
-
描述: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展现了一幅轻浮放浪、玩世不恭的悲剧女性群像。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人物
-
托育:美国第二波妇女运动女性主义者的理念与实践
-
作者:
俞彦娟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育
儿童完全发展法案
母亲角色
美国妇女运动
女性主义
-
描述:
雖然托育是第二波美國婦女運動的重要訴求,婦運之後的10年代美國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兩難,並沒有獲得解決,美國在提供托育方面,比其他西方已開發國家落後許多。爲什麼美國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發展全面性公共托育政策?其癥結在哪裡?第二波婦女運動與此癥結有何關係?本文研究第二波美國婦女運動女性主義者對托育的努力以及評析其對美國托育政策發展的影響。首先從女性主義者要求托育的動機、理由,以及托育內容,來瞭解第二波婦女運動女性主義者的托育理念和實踐;其次分析婦運期間美國社會中支持和反對公共托育力量的來源與相互角力,以及兒童完
-
女性主义迷宫的镜像突围——浅论徐坤的女性写作
-
作者:
张利红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徐坤
-
描述:
徐坤是一位颇有个性的新锐女作家。她以颠覆男权中心的勇猛和审视女性内心世界的睿智创作出了一大批"铿锵力作";同时,又不乏在大众社会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深切地体察职业女性种种际遇的"温情佳作",充分表达出了她作为女权主义者的理性沉思和人文关怀。然而,纵观徐坤带有"突围式"的女性写作,却不见对乡村女性的关注,实为遗憾。
-
赛珍珠矛盾的中西妇女观
-
作者:
马冀明
周敏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妇女
中国妇女
矛盾
女性主义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的青少年在中国度过,她在中国的独特的生活经历既激发了她最初的文学创作的灵感,也使她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作为一名女性文学创作者,赛珍珠的一生都在关注着中国和美国女性的现实生活.本文旨在揭露赛珍珠矛盾的中西方妇女观,进而剖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客观评价赛珍珠矛盾妇女观的方法.
-
论《达洛卫夫人》的双层叙事结构
-
作者:
唐恩萍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学
女性身份
女性文学传统
双层叙事结构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勇于创新,但是如果脱离女性文学传统的框架,她的实验性写作技巧就容易被误解甚至曲解。《达洛卫夫人》用时间与地点编织出一个双层的叙事结构之网,在此网络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多变,情绪各异,看似简单的一天内发生的故事从而变得错综复杂。双层叙事结构使叙事从可感知的时间与空间延伸到难以捉摸的女性内心世界,挖掘出隐藏的女性身份。它是对传统的线性叙事的颠覆。
-
从社会学、谱系学走向性别诗学——从小说《下面的世界》看当代女性主义
-
作者:
江承志
李践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系谱”
性别诗学
“被动/主动”模式
“限制/超越”模式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强调运用女性视角审视文学作品,通过系统研究女性文学的创作母题、结构艺术和叙事风格,在发现和建构性别诗学体系的同时,以一种开拓性的文化立场和批判精神,对文学创作中长期存在着的男权制
-
女性形象的电视媒体再现:对《新闻联播》和《财富故事会》的分析
-
作者:
苗丽娥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电视媒体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独特的媒体文化,随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媒体的研究角度非常多,成果非常丰硕。女性主义理论关注性别的社会建构问题,因此把目光投向了媒体在性别角色的呈现与建构上它所挥作用的一套机制上面去。她们运用社会
-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黎裕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化
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欧洲传统
女性主义
-
描述: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聪慧的美国女性伊莎贝尔的人生追求和爱情经历的故事。作品围绕着这个女主角的生命之旅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和女主角一起在作品中构成了一个“新美国女性”群体。这个女性群体形象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个体存在也是整体的象征。她们充满了一个复杂多角度的可释性。所以本文试用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对这群女性群体进行分析。本文既采用
-
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研究:以《第二性》为例
-
作者:
衷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处境
他者
绝对他者
女性主义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是法国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是现代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第二性》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性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波伏娃同时
-
论21世纪中国新浪潮女性电影的艺术特征
-
作者:
孙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父权
话语权力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女性主义电影,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终极性的议题。 针对以上这一重要议题所作的研究,本文分为四个章节,
<
1
2
3
...
10
11
12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