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康拉德亲“女性主义”的态度
作者: 须利华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瑟夫·康拉德   女性主义   象征主义  
描述: 《黑暗的心》出自于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大师约瑟夫·康拉德之手,是20世纪中篇小说经典之一。该小说中五位女性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他者”印象。本文以象征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该小说中几位女性 “他者”形象的象征意义,表明康拉德亲“女性主义”的态度。
牺牲、救赎与自我——女性哥特文学再认识
作者: 王昀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文学   自我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描述: 哥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通常是恐惧的亲临者甚至是牺牲品,而女性哥特文学以建立女性自身价值标准为目的,女主人公通过救赎男性人物从而达到自我拯救,实现自我,是对性别等级和男性控制文化的挑战。
康拉德亲“女性主义”的态度——从《黑暗的心》中女性“他者”形象的象征主义视角浅析
作者: 须利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瑟夫·康拉德   女性主义   象征主义  
描述: 《黑暗的心》出自于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大师约瑟夫·康拉德之手,是20世纪中篇小说经典之一。该小说中五位女性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他者”印象。本文以象征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该小说中几位女性“他者”形象的象征意义,表明康拉德亲“女性主义”的态度。
论《复活节游行》中 “他者”的建构
作者: 屠献芳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叙述视角   构建   女性主义  
描述: 《复活节游行》讲述了格兰姆斯家三个女性“第二性”的生存以及女性构建自我的无望。三个女性人物个性迥异,承担着各自角色,却都因无法建构自我而陷入生存困境,甚至死亡。本文试从女性主义“他者”的不同视角,洞察理查德·耶茨作品中散落的女性主义意识。
论托妮·莫里森《宠儿》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
作者: 杨克菲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描述: 《宠儿》是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一部描写在残酷的奴隶制下一个黑人女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以及社会一份子的文学作品.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作者本身及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叙述声音.
《三国演义》的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的建构与分析
作者: 邱宗锋   来源: 世界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三国演义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模式主要从三个视角看待文学作品:女性人物、女性作者和女性读者。虽然人类的文学长河汹涌流淌的是男性波涛,女性主义的浪花却从一开始就伴随着男性波涛跳跃辉映,一路延绵不息直至融汇
现实与理想:薇拉·凯瑟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汪桃红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薇拉·凯瑟   女性主义  
描述: 的文化背景。男、女性人物形象解构了父权制文化对两性角色关系的界定。只有超越单一性别角色,融合双性同体和两性和谐相处才是改变现实,实现女性主义最高理想的有效途径。
美剧《性爱大师》中的女性主义观照
作者: 赵永刚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爱大师     女性主义  
描述: 通过对美剧《性爱大师》中主要女性人物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分析,即剧中女性认为性与爱情相互独立,可以分开;在职场上,她们或对性骚扰给予直接的回击和反抗,或成为性勒索的主导者,操控男性;在家庭生活中,她们
浅析《秘密花园》中伯内特的儿童人物形象塑造技巧
作者: 孙倩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密花园》   儿童形象   女性主义   生态主义  
描述: 从《秘密花园》中玛丽、迪肯以及科林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对作者塑造儿童人物形象的技巧进行审视和分析;论述了伯内特笔下的儿童人物具有反传统的形象特征,即女性人物形象例如玛丽身上兼具独立坚强
小说《觉醒》女性主义文学特征分析
作者: 王卫强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反传统意识形态   话语革命   女性主义  
描述: 凯特·萧邦的小说《觉醒》不但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意识形态的倾向,而且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从而展示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困境。作者通过塑造独特的女性人物形象,采用反叛男权意识形态的话语,描述反传统
< 1 2 3 ... 6 7 8 ... 96 97 9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