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 】搜索到相关结果 975 条
赛珍珠矛盾的中西妇女观
作者:
马冀明
周敏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妇女
中国妇女
矛盾
女性主义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的青少年在中国度过,她在中国的独特的生活经历既激发了她最初的文学创作的灵感,也使她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作为一名女性文学创作者,赛珍珠的一生都在关注着中国和美国女性的现实生活.本文旨在揭露赛珍珠矛盾的中西方妇女观,进而剖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客观评价赛珍珠矛盾妇女观的方法.
论《达洛卫夫人》的双层叙事结构
作者:
唐恩萍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学
女性身份
女性文学传统
双层叙事结构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勇于创新,但是如果脱离女性文学传统的框架,她的实验性写作技巧就容易被误解甚至曲解。《达洛卫夫人》用时间与地点编织出一个双层的叙事结构之网,在此网络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多变,情绪各异,看似简单的一天内发生的故事从而变得错综复杂。双层叙事结构使叙事从可感知的时间与空间延伸到难以捉摸的女性内心世界,挖掘出隐藏的女性身份。它是对传统的线性叙事的颠覆。
从社会学、谱系学走向性别诗学——从小说《下面的世界》看当代女性主义
作者:
江承志
李践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系谱”
性别诗学
“被动/主动”模式
“限制/超越”模式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强调运用女性视角审视文学作品,通过系统研究女性文学的创作母题、结构艺术和叙事风格,在发现和建构性别诗学体系的同时,以一种开拓性的文化立场和批判精神,对文学创作中长期存在着的男权制
女性主义 视野下的《傲慢与偏见》
作者:
黄嵘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婚姻经济学
描述:
在女性文学写作的历史上,简·奥斯丁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是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使女权主义在文学中确立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作家拒绝传统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写作范式,完成了对文学经典叙述模式的超越,传达出被男性话语遮藏与覆盖的真实生命经验,撑起了一方女性写作的天空.
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书写
作者:
杨绍军
来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意识:反抗和颠覆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世界进行重新书写;强调人的私人化的精神空间,以个体的生命意识来展示文学的审美追求;回到直面现实、自由书写的女性空间里,使女性主义 文学进入全面关注都市女性生存命运与个体体验的新阶段;深入到情感的内部对爱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爱的质问与怀疑。
从林白、陈染的创作看女性主义 文学创作中的个人化倾向
作者:
王林彤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视阈
陈染
林白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尤其是“躯体写作”对女性欲望的深掘这一理论的影响。女作家们超越女性的一般历史情境和现实处境,深入女性生命的本体,书写她们的身体与欲望,这是对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然而,拘泥于男性文化批评视阈的人,往往只见身体而不见灵魂,只注意物质而不关注思想。使得这些优秀的女作家们陷入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她
决断与突围:心灵停泊处的对视--论林白、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雷鸣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陈染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 90年代初 ,林白、陈染在继承前辈女性叙事风格的基础上 ,剥离了一切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的内容 ,从“另一扇开启的门”走出 ,开始女性躯体的诗意之舞 ,建构让男人走开的精神憩园 ,以此来与男权中心文化分庭抗礼 ,从容展开与男人的对视 ,从而建立独立自足的女性话语空间。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得到史无前例的凸显 ,女性意识由过去的朦胧模糊走向了清晰完整的阶段。然而 ,她们试图建构纯粹的女性私语空间 ,不免又使女性意识陷入了孤芳自赏的自恋境地。因此 ,只有开拓更深远的文化视野 ,提升更高的精神维度 ,
女性主义 文学的同路人——台湾言情文学二三谈
作者:
刘红林
来源:
学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言情文学
被观照性
同路人
依附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劣”、“男尊女卑”观念大胆质疑 ,但女性的依附性和被观照性仍显而易见。它对父权文化还有一种自觉的认同与维护 ,并向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俯首称臣。因此 ,它只能算是女性主义 文学的同路人 ,与其追求婚姻自主的主题不谋而合
解读《琥珀》中的主要女性人物
作者:
李春光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我
矛盾
超我
女性主义
集体无意识
描述:
凯瑟琳·温莎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琥珀》是温莎的处女作,也是她的代表作,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言情小说。《琥珀》生动地再现了在英国王朝复辟时期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所要付出的惨痛代价。在温莎笔下,这些女性人物千娇百媚、鲜活生动:她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既有高高在上的英国王后和出身名门的科丽娜,也有来自社会底层的贵族后裔的私生子孙琥珀,但是他们又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她们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心焦虑、矛盾,找不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苦苦挣扎。《琥珀》是一部具有争议的小说,从主题到内容都显得大胆而具特色。由于这部
女性的渴望—解析《占有》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李佳秋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分析
渴望
原因
女性主义
心理
描述:
A. S.拜厄特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和评论家。《占有》(又译为《隐之书》)是她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此书获得了1990年英国Booker奖,广受关注和赞誉。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在小说的开头,青年学者罗兰德·米歇尔在图书馆意外地发现了十九世纪著名诗人拉道夫·艾什写给女诗人克里斯塔贝尔·拉莫特的两封书信。震惊之余,他准备展开调查研究,与女学者莫德·贝雷一起,逐步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惊世秘密——艾什与拉莫特的婚外恋情。罗兰德与莫德也因此结缘。小说的故事穿梭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
<
1
2
3
...
59
60
61
...
96
97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