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飘》的艺术魅力及对现实的影响意义分析
作者: 姜春香   来源: 赤子(上中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影响   《飘》   艺术魅力   女性主义  
描述: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斯嘉丽,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同时肯定了她们对南方社会的贡献,对她们的博爱无私和勇于反抗、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表述了作者的观点——妇女应该走出家庭获得解放。本文将以《飘》的艺术魅力为切入点,论述其对于现实的影响意义。
《玩偶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探究
作者: 李秀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偶之家》   女性主义   易卜生  
描述: 的同情,提出了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妇女解放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通过对《玩偶之家》内容的解析,重点探究了作品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双重性格:小说《纯真年代》埃伦·奥兰斯卡形象再解读
作者: 李梅菊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描述: 《纯真年代》是伊迪斯·华顿写作思想最成功的体现,其中的主要人物埃伦较以往的女主人公也更加完美,是小说中最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新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对埃伦·奥兰斯卡予以分析解读,认为埃伦具有复杂的双重性格,一方面是传统习俗的叛逆者,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位不可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新女性。
试论《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黄琰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飘》   思想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美国文学优秀之作的《飘》,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这部小说除了其文章语言及结构等让人印象深刻外,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也是一大亮点。《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小说中塑造了三个形象鲜明、性格各异
论《万箭穿心》的女性叙事策略
作者: 张迎军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方方   女性主义  
描述: 方方的小说以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其对叙事策略的自觉,将个体家庭里的人伦关系置于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视野下审视,通过对底层女性形象的塑造,探讨当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而反思女性自身所存在的某种文化缺憾或道德病痛,深刻表达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悲剧宿命。对作家叙事技巧的探究,既有利于揭示其文本内涵,兼得管窥作者对传统婚恋观、两性观、女性道德观等的思考。
浅析“小妞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闫智   来源: 商品与质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特质   小妞电影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形象出现,肯定女性特质,寻求自我突破并实现蜕变,构建两性和谐相处的影像社会,将女性主义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论希腊神话中的第三类女性——兼评《第三类女性——女性地位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作者: 周霜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腊神话   第三类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希腊神话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大体可以分成三类:受歧视的女性、被赞美的女性以及独立、自我的女性,这既反映了古希腊时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也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代女性的追求与命运,特别是第三类女性形象对当今女性的独立与解放也进行了象征性的揭示,体现了希腊神话的现代价值。
浅析《丑女与野兽》中男女性别形象的颠覆性
作者: 杨瑭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童话   颠覆书写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作家芭芭拉·G·沃克在《丑女与野兽——女性主义颠覆书写》中,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改写经典童话,以崭新的视角颠覆传统童话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传达出一种女性主义的思考,在文本中颠覆男性形象,重构女性形象,构建了一个两性和谐的女性主义理想。
不做家中的天使:从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王露   吴征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学   《我的安东妮亚》   女性主义  
描述: 在《我的安东妮亚》中,维拉·凯瑟发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通过男性主人公吉姆的视角刻画了勤劳独立、自信乐观的女性形象,揭露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桎梏,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
《红高粱》:从电影到电视剧:女性主义意识觉醒
作者: 张萌萌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戴九莲   女性主义  
描述: 形式。[1]电影与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戴九莲的女性形象分别契合以上所述,共同植根于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的影视作品,戴九莲的女性主义的觉醒意识却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编剧群体的性别、人物形象塑造方式及影视作品形成所属的环境进行浅析。
< 1 2 3 ... 50 51 52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