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中女性主持人的角色分析
作者: 林玉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主持风格   女性主持人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的电视谈话节目逐渐兴起并在此之后长盛不衰。近十年间,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也愈发多样,节目数量明显增多,但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的差异不仅仅呈现在节目制作水平中,还充分体现在主持人的风格水平上,优秀的制作团队需要加上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才能成就一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观察,女性主持人对谈话似乎具备了先天的优势,也正因如此,在如今的谈话类节目中,女性主持人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不难发现,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被受访者接受,她们对于谈话信息会更加敏感,与受访者交流起来也更加流畅、自然。
女性诗人双重身份的建构:从女性主义解读艾米莉·狄金森
作者: 任婷婷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诗人   艾米莉·狄金森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女性主义、读者反应理论、解构主义等等。本论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结合狄金森的部分诗歌,分析狄金森在面对由女性
太阳照常升起:对《灿烂千阳》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胡萌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卡勒德·胡塞尼   美国小说   女性主义   《灿烂千阳》  
描述: 恐怖主义等的消极印象,也表达了作者胡塞尼对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是妇女的深刻同情。本文试图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这部小说中的三
贝思·亨利《芳心之罪》女性觉醒研究
作者: 罗双双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贝思·亨利   父权压迫   《芳心之罪》   “觉而未醒”   女性主义  
描述: 戏剧总是伴随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二十世纪初,剧作家在注意描述当代真实生活的同时,也开始注意挖掘人物的心里因素和动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女性戏剧的发展,大批杰出的女剧作家脱颖而出。她们的共同点是关注女性,探究家庭关系。贝思·亨利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她的作品为美国戏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贝思·亨利的作品一直关注南方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及其命运。其创作思想及主题与她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她的文学继承有很大关联性,这在其著作《芳心之罪》中体现尤
反叛的“家庭天使”:对“煽情小说”的女性话语解读
作者: 李天欣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煽情小说   福柯权利理论   女性话语   权利   女性主义  
描述: 于1850年代兴起的“煽情小说”塑造了背离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这些新形象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对维多利亚女性形象的新认识与探讨。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角度,在福柯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对三部
女性励志篇: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与日本电视剧《阿信》比较研究:中国之接受为中心
作者: 崔艺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长今》   《阿信》   原因   接受美学   女性主义  
描述: 2005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播出火爆了中国荧屏。该剧在湖南卫视开播,收视率一路飙升,稳居同时段全国收视率第一。《大长今》老少通吃、男女皆迷,在中国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大长今》的热播,不由得让人们想起曾经在中国辉煌一时的日本电视剧《阿信》。1984年《阿信》在央视首播以来,在中国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狂潮,便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阿信热”。《阿信》与《大长今》讲述了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凭借非凡的毅力及智慧,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充满着励志精神。而且,两部作品都以女性作为主人公,宣扬了在男权社会女性积极向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以小说《爱玛》的解读为例
作者: 张莉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男性话语权   女性话语权   女性权威   女性主义  
描述: 出版于 1815 年 12 月的小说《爱玛》被文学界认定为简·奥斯丁的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被珍·哈特誉认为是简·奥斯丁创作力量和写作技法的巅峰之作。《爱玛》是奥斯丁由自然艺术家走向成熟艺术家的标志,她将心血和热情倾注于这部作品,使《爱玛》成为她一部艺术完美的作品。但是《爱玛》在出版之初受到了早期读者的冷遇,对于爱玛等不同于父权文学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更是频遭质疑。简·奥斯丁似乎预见到这种结果,声称:“我将创造一个除了我自己,没人喜欢的女主人公”(Austen,1989:187)。长久以来,父权文化深深地植入
社会性别视阈下陈其钢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五行》、《蝶恋花》的比较分析
作者: 张斌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五行》   陈其钢   《蝶恋花》   女性主义  
描述: 被称为“中国音乐诗人”的陈其钢是活跃于当今世界乐坛上的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式诗情与法国式浪漫的完美结合。本文选取他的代表作《五行》、《蝶恋花》两部管弦乐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既关注到当代中国作曲家及其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又关注到中国自学堂乐歌以来的专业音乐在作品中反映女性形象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本文以社会性别视角对两部具有社会性别意涵的管弦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为西方社会性别视角应用于音乐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做一次尝试。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有四章,第一章追溯了“社会性别”视角确立的理论来源,
对厄普代克《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孙慧珍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兔子归来》   《兔子跑吧》   约翰·厄普代克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但是关于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剖析和研究涉及尚少。作为与男性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女性人物,她们对哈利的影响不可低估,要想更好地理解哈利这一人物形象,更好地了解厄普代克对女性主义的态度,对这些女性人物的研究就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分析《蝴蝶梦》和《吕蓓卡的故事》
作者: 徐磊磊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蓓卡的故事   蝴蝶梦   叙述视角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描述: 女性主义的大潮席卷世界才有更多人对其作品的女性人物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无论是与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作比较,
< 1 2 3 ... 133 134 135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