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女性主义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反映: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劳伦斯小说为例
作者: 毛晶晶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劳伦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英国,弗吉尼亚·沃尔夫和劳伦斯是女性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作为两位能产作家,二人文风相近,都善于塑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身上都被包裹着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但两个作家塑造手法不同,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层次也不尽相同。
《双城记》中主要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马伟宇   来源: 品牌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城记》   女性主义   父权制思想  
描述: 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阐释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文本中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进行的对比,发现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不只在数量方面比男性形象要少,且大多呈现出一种扁平化以及边缘化的形态;通过对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文化   《了不起的盖茨比》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通过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尼克的叙述而展开的。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形象构建——邝丽莎《雪花与秘密的扇子》解析
作者: 田茂军   钟海平   来源: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书文化  
描述: 《雪花与秘密的扇子》是美国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小说通过性别涵义的差异深刻地刻画了众多女性形象。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为切入点,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小说构建的女性世界、女性社会关系的构建和女书文化对女性形象构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的杂志封面女性形象分析:以《中国妇女》和《瑞丽》为例
作者: 崔瀚文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志封面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媒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体现出不同的女性气质和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期待。本文将以我国杂志封面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变迁、原因和存在的缺陷。并试图寻求对女性的解放途径,即如何使女性获得应有的公平和公正的待遇。
女性主义视角下《苏菲的选择》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方娟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菲的选择》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最广为流传的一部作品,小说以丰富的叙述视角塑造出了一个神秘令人费解的女性形象苏菲。苏菲对命运的抉择充分展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体现了斯泰伦女权主义倾向。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分析造成苏菲人生悲剧性的根源。
浅论中英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主义
作者: 仇迪   来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物化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和英国的历史文化都比较悠久,两个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很多相互借鉴之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问题,近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热议。中英两个国家的文学似乎都不谋而合地经历了由物化女性到为女性灵魂歌唱的过程。本文将选取中国文学中的一些名作,例如李商隐的《无题》、曹植的《洛神赋》等,以及英国文学中的一些名作,例如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等,对其间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和传达的一些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认识问题进行讨论。
“双性气质”的性别魅力——女性主义视角下《名利场》与《嘉莉妹妹》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王文睿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气质   《嘉莉妹妹》   女性主义   《名利场》  
描述: “双性同体”理论由伍尔夫于20世纪引入文学领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而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理想人格特质“双性气质",逐渐成为男女两性人格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状态。萨克雷小说《名利场》中的利蓓加
无翼的天使失声的女妖--析《暴风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邹巧宜   黄亚星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暴风雨》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莎士比亚著名传奇剧《暴风雨》表达了其深邃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中仅有的两位女性,米兰达和女妖西考拉克斯,一正一邪,分别代表了至善和至恶,其不同的命运代表了莎翁惩恶扬善的愿望.本文用女性主义对两位女性形象
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姜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罗撒香   女性主义   乔德妈妈  
描述: 《愤怒的葡萄》描写了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人们在生活的边缘苦苦的挣扎,小说中饱含了贫苦农民的愤怒和抗争,是一部下层农民的血泪史和抗争史。《愤怒的葡萄》是约翰·斯坦贝克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经典的纪实文学著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突出的特点,尤其以乔德妈妈和罗撒香为代表的女性形象,与大自然融合在了一起,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女性形象来解读《愤怒的葡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约翰·斯坦贝克的创作意图,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 1 2 3 ... 10 11 12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