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视角】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子君与安娜的悲剧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李斗斗
来源:
学园·学术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爱情依附
女性主义视角
安娜
-
描述:
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与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两位女性,处于不同社会阶层、年代和国度,对爱情都表现出了执著、义无反顾的热情,但都未能彻底走出爱情依附.在爱情中,她们将自己置于次要地位,而男性也将她们作为自己的附属品,最终导致她们人生的悲剧.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评判她们的悲剧形象,可以对二者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
-
从被扭曲了的女性形象看《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男权主义思想
-
作者:
唐珍珍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
扭曲
男权思想
《第二十二条军规》
女性形象
-
描述:
《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充满了男权主义思想。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遭到了严重扭曲,她们分别被描述为浪荡女和妓女、愚蠢和粗俗的女性、男人的附属品和作为性客体的他者。女性的主体意识被边缘化,自始至终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
-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付永超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创作倾向
女性世界
创作题材
女性主义视角
形象解读
男性社会
拉姆齐
创作方式
-
描述:
《到灯塔去》出版于1927年,是伍尔夫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小说将意识流创作方式与女性主义视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和对生命与内心世界的敏锐洞察力,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充满温情、关爱、坚忍而又充满诗意的女性世界。小说中有两位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与丽莉.布里斯库,将笔触集于女性与母亲是伍尔夫最主要的创作倾向与创作题材。从对拉姆齐夫人的一系列描述中可以发现,其生活原型就是伍尔夫的
-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人性
写作风格
描写
女性主义视角
许三观
余华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读者视野的,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给人血腥冷酷之感,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直到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风格发生了转变,他的小说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仍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明显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
-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张爱玲小说的解读
-
作者:
曹洁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眼光
曹七巧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张爱玲小说
女性主义视角
解读
写作心理
女性形象
胡兰成
-
描述:
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坛中的一朵奇葩,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女性细腻的写作心理和艺术魔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张爱玲凭借着女性敏锐的眼光,用犀利的文笔创作着自己的作品,她塑造一个个鲜活的惟妙惟肖的女性形象在文学界独树一帜。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大都从自己独特的女性眼光入手,来向读者描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