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试论川端康成汉译本中的男权话语——以《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为例
作者: 赵乐乐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权思想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形象  
描述: 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于大阪市,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幼年时期,他的亲人相继去世,之后借住舅父家,寄人篱下;读大学时,遭受失恋,这些坎坷经历导致他比较苦闷和忧郁,性格偏于感伤和孤独。而这些又反映到他的文学创作中,从其成名作《伊豆的舞女》(1926年)到后来的《雪国》、《千只鹤》(1952年)和《身为女人》(1956年)等作品,他的作品几乎都弥漫着淡淡的伤感、孤寂和落寞。而且,川端康成比较喜欢描写女性,也擅长描写女性。以《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这三部作品为例,作品中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诗学
作者: 祝惠娇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诗学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翻译诗学   《女勇士》  
描述: “文化转向”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蓬勃发展,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和创造,这对翻译研究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的女性主义研究多限于文学文本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关注女性文学翻译过程中“形式”变迁的资料比较少见。有学者指出,文学翻译可能会产生“虚假对等”,就是译文仅仅在“内容”上实现了对等,而与“内容”一起构成文本意义的“形式”被忽视,因而造成意义上的缺失。就女性主义文学翻译而言,由于女性主义创作反对男性叙事传统的特点,原作的叙事策略对构成文本意义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女性主义与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