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颠覆传统的女性主义文学——浅谈池莉的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余萌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三类女性形象
新写实小说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今蓬勃兴起,从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极其发展的依托来阐释她的兴起是有时代意义的。具体通过对池莉这位女性作家作品的解读及她作品中的三类女性形象来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是如何颠覆传统文学的。
-
从中心到边缘——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男性形象
-
作者:
寿静心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
描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里,男子汉是女人的保护者、主心骨和人生的靠山,这样的观念经代代相传而成为一种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在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中,这种传统观念遭到挑战,男性逐渐从女性世界的中心地位移居边缘。本文通过对男性地位变化的分析,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女性意识的变革和女性文学的进步。
-
试论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关怀
-
作者:
纪颖
来源:
青年教师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文学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
描述:
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以女性的视野表现女性的情怀。奥斯丁作为一个时代的女权主义启蒙者和女性意识觉醒的鼓吹者,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从日常平凡的事件中揭示出普遍而深刻的涵义,并且在英国文学上第一次全面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问题,主张妇女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力,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她对于女性主义的关怀无疑为整个如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他(她)人无法替代的开拓性贡献。
-
论90年代女性癫狂写作——以陈染、林白为例
-
作者:
刘丽芳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林白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父权文化
陈染文学
疯女形象
女性癫狂
-
描述: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癫狂是对文明的一种反抗。本文正是在此基点上,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结合叙事学理论来考察90年代女性癫狂写作(以陈染、林白为例)。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简述90年代女性写作研究的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考察癫狂与女性写作的关系。女性写作一开始就被男权社会指认为癫狂,女作家在这一指认的重压下创作出与其同构的“疯女”形象;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作家们开始了从话语形式到本质内容的癫狂反叛。 第二章考察90年代女性写作中癫狂
-
女性文学的创新与中国立场
-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立场
个性主义
女性立场
性文学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传统
文化反思
西方女性主义
女权意识
-
描述:
女性文学的创新与中国立场
-
身体写作:从追求解放到走向堕落
-
作者:
胡沛萍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诗人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当代文学
精神解放
女性主义写作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中国,理论界和文学界对“身体”的全面关注与认识是1990年代的事。“身体”能够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与社会上掀起的消费主义潮流有着巨大的关系,更与文学创作中“私人化”的写作潮流紧密相关,尤其是跟一批“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密切相关。每当谈起“身体写作”,人们津津乐道的也仅仅只是这批“开风气之先”的“女性主义”作家,这是时代风气之使然,因为她们赶上了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但是,我们仍然要指出,中国当代的“身体写作”早在1980年代的第三代诗歌那里就开始了,如果非要把“身体写作”与女性作家挂钩(在中国这一概念与“女
-
80年代以来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观察
-
作者:
萧成
来源:
福建社科情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婚姻自主
婚姻悲剧
台湾省
女性主义意识
自由恋爱
-
描述:
台湾自80年代以来,新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体现出以群体觉醒的姿态,由闺阁走向社会,由依附走向独立,传统意识淡化。女性主义意识高扬。尽管如此,它并没有远离婚姻、家庭这一女性文学的世袭领地,婚姻自主仍然是女作家们不懈的追求。不过,此时她们的生活视野开阔,文化素养精深,见事方式深刻,不再把自由恋爱、自主择婿当作争取婚姻自主的全部内容。因此,同样是婚姻题材,她们不象言情作家那样热衷于女性婚前的恋爱活动,即使有这方面的描写,也不带梦幻色彩,而是将女性在恋爱生活中的真相现实主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她们也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