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一个未被充分启蒙的性别:由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谈起
作者: 李畅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课程   郭沫若   文学史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作者通过对郭沫若作品的研究阅读进而扩大到整个文学史的阅读发现,中外文学史上存在大量歪曲女性、歧视女性的现象,可当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成果不断深化丰富时,文学史的编撰者却根本没有采纳这些研究成果,对有损女性的内容加以纠正说明。为了女性的权利和发展,也为了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和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作者大力呼吁要从性别平等意识角度重写文学史,并在高校开设女性文学相关课程。
艾伦.莫尔斯与《文学女性》:回溯性视角
作者: 李保杰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女性》   女性哥特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艾伦·莫尔斯  
描述: 艾伦·莫尔斯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文学女性》对17世纪以来欧美女性文学进行全景式的梳理,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她采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诠释哥特式小说,提出了"女性哥特"的概念,突出了女性书写的性别政治意义。尽管莫尔斯在《文学女性》中的研究方法也曾颇受诟病,但是作家研究和作品研究结合的方法从阶级和社会历史等角度对女性文学进行了多向度话语分析,这更加印证了莫尔斯对女性文学批评的贡献。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佩德罗·巴拉莫》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诗尧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佩德罗·巴拉莫》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作为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代表作,《佩德罗·巴拉莫》可谓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佳小说之一,它以其复杂巧妙的叙事结构,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另辟蹊径的写作手法和细腻朴实的语言运用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和文学批评家的目光。值得指出的是,该作品中女性群体甚少受到关注。鲁尔福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叙述她们的故事;她们生活在一个男女关系严重不对等的男权社会,为了生存下去,或者寻求解脱,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论文试图将她们从佩德罗·巴拉莫这一“暴君”的巨大阴影下拯救出来,还原她们各自的故事,挖掘文本中的隐藏内容。同时
天使还是妖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论《白雪公主》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作者: 张伊伊   来源: 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白雪公主   妖妇   天使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对传统文学中"天使/妖妇"这两类对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注重点。童话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同样存在这种对立,其背后体现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天使和妖妇"这两类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
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批评观: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为透视文本
作者: 马海舟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双性同体   女性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先驱,她在作品中对父权社会进行了批判,提出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大类的历史,创造一种全新的文明。她的思想和观念给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以多方面的启迪。作为一位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女性,弗吉尼亚·伍尔夫深深体味到父权制的社会机制对女性的轻视和压制,为了摆脱时代遗留给她的桎梏,她态度坚决的主张要“杀死房中的天使”,真实而自由的书写女性的情感体验,创造女性话语,让女性“成为自己”。她的开创性理论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勃兴之源。本文以《一间自己的屋子》中伍尔夫所反映的女
批评的在场与角色的缺席:对“五四”至193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批评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创作   现代女性文学批评   冰心   五四新文化运动   批评话语   批评主体   庐隐   中国文学批评   现代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五四"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现代意义的女性文学登场,女性文学批评作为对女性文学创作的观照、阐释、评价也应运而生,成为一种较为可观的文学批评现象。当时的女性文学批评主要针对冰心、庐隐、陈衡哲、苏雪林(绿漪)、谢冰莹、凌淑华、冯沅君、石评梅、袁昌英、丁玲、白薇等这些在五四大潮中崛起的女作家及其作品,颇有影响的著述有黄英
蔡殿齐与《国朝闺阁诗钞》
作者: 李鹏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书出版业   清代   女性诗人   闺阁   民国时期   女诗人   女性文学   柳絮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男性文人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到清代,已经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民国时期易顺鼎在为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做序时所说的"至于有清,遂臻极轨:琼闺之彦,绣阁之姝,人握隋珠,家藏和璧……",大致是不错的。因为图书出版业的发达,加上男性对女性文学的提倡及读者窥视欲等种种原因(可参看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相关论述,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明代以来不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