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毒瘾难戒》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徐小琴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毒瘾   女主人公   女性作家   叙述模式   传统价值观念   当代澳大利亚   叙述视角   中篇小说   叙述声音  
描述: 一、引言《毒瘾难戒》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海伦.加纳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作。该书出版于1977年,因其激进的女性主义立场而在当时的澳大利亚文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然而,该书却于1978年获得了"澳大利亚图书奖"。海伦.加纳是澳大利亚第一位获此奖的女性,并被视为当代澳大利亚女性文学的先驱和偶像。逐渐地,随着她的其他作品,如长篇小说《孩子们的巴赫》(1980)、《小天地中的大世界》(1992),中篇小说
试析凌叔华小说的审美视点
作者: 陈彦文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人生   审美视点   中国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凌叔华   内心世界   新女性   知识女性   小说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群体"中,凌叔华的创作并不丰厚,但她却以卓然独立的艺术风采,在新文学园地中飘逸着奇异的馨香。当"五四"女性文学中的新女性们,大张旗鼓地挣离封建樊笼,追求妇女解放,号呼婚姻自主,以艳丽的色彩、馥郁的芳芬夺人眼球时,凌叔华则如一株幽兰,在争妍百花中绽放着自己的潇闲淡雅。她撩开了"闭锁在深闺,隐居在高宅"的旧式女性和"解放"
《宠儿》与《玫瑰门》之比较分析
作者: 彭韵华   周建华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反抗   女主人公   人性   塞丝   托妮·莫里森   社会势力   美国黑人历史   玫瑰   长篇小说  
描述: 1987年,托妮·莫里森发表了不朽杰作<宠儿>,这在美国文学界、文化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各大报刊纷纷刊文给予最高规格的赞语,认为它是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1989年,中国女作家铁凝发表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被认为是中国真正女性主义小说的开端,它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分水岭,标志着两种不同的写作面貌和写作景观的出现.本文之所以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因为二者都肩负了艺术和历史的双重使命.冷静的笔调以及时空的交错和意识流叙事手法频繁运用使这两部小说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本文将以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人性的
女性自审意识的衍进和文化批判的局限
作者: 顾玮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三个时期   女性立场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北极光   自审意识   审美理想  
描述: 梳理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女性写作有着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一是对男权文化搭建而成的外部世界的反叛与颠覆,一是对女性自身文化痼疾的冷峻审视与批判。以历时性的眼光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三个时期,张抗抗的作品表现出从人道主义价值探寻、理想主义话语倾吐到人性丰富、和谐的精神性寻觅过程。与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一样,她的“作品序列有如镜像一般清晰地映照着新时期的文学流变,准确生动地切入着当下的文化语境,因此她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象征行为’的现实寓言”①。不仅如此,作家力图
她们在幽径中穿行:今日俄罗斯女性文学风景谈片
作者: 周启超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风景   女主人公   女作家   俄罗斯女性   “女性文学”   托尔斯泰   索尼娅   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文化   生存尴尬  
描述: 近十年来,伴随着俄罗斯文化生活中出 现的“解禁·解密·解构”浪潮,伴随着文学 创作领域中那种定于一尊的体系与原则被 “颠覆”与被突破,一群女作家紧紧把握女 性文学本身的题材,运用了长期被认为是非 正统的非标准的诗学手段,对多少年来一向 被目为“禁区”或“儿女情长”的“小题 材”进行了深入而大胆的开掘,对女性自身
重重帘幕密遮灯: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写作
作者: 徐坤   来源: 作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女作家   王安忆   写作实践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迟子建   徐小斌  
描述: 毋庸讳言,90年代最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就是“女性写作”命名的凸起。我指的是对这样一种现象的“命名”,而非女性作家的写作本身。因为女性作家并非从90年代才开始写作,历史上自从有了文学这门关于语言文字的艺术那天起,女性就已投身其中。为建立这门艺术的规范而效力,并已取得骄人的成绩。只是,一部男权文明史极力将她们排斥于历史之外,轻描淡写,使她们在历史的景框上淡出。女性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实践”,在以往的文学史中,一直被归在其它诸种文学潮流之下予以论述。因
《觉醒》:追求与否定
作者: 曲美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主人公   自我意识   艾德娜   女性话语   觉醒   女性自我   丈夫   小说   否定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耶有着世人眼中的美满生活。然而在一年的夏天,她遇见了劳伯特·赖勃伦,并与之坠入爱河,随之而来的是她在精神上不同层面的觉醒。整部小说以艾德娜的觉醒为主线,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追求。与此同时,另外两位女性角色也不容忽视。她们分别是堪称传统女性典范的阿黛儿·拉提诺和孤身一人的钢琴家芮芝小姐。虽然花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笔墨不多,但她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和女主人公艾德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困境
作者: 梁欢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困境   爱情   价值标准   事业成功   个人价值   女性生存   男性  
描述: 有人预言:21世纪是她世纪,21世纪是女性文学的世纪。这种说法虽有失偏颇,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中国的女作家们以非凡的智慧、才华和勇气,以女性独特的声音加入到文学大合唱中,成为无法忽略的亮点和热点,为整个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的反"母性"问题及其他
作者: 孙树林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枝和子   女主人公   生理机能   女性意识   现代日本社会   男人们   日本女性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的反"母性"问题及其他大连外国语学院孙树林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政治的趋于民主,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大量西方现代思潮的不断涌入,使日本社会的文化意识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这种多元化的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
作者: 宋瑜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扶桑》   女作家   中国大陆   女性主义文学   文本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查建英   第三世界  
描述: 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
< 1 2 3 ... 5 6 7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