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打破失语、瘫痪与孤独的魔咒——“睡美人”当代改写中的女性主体性构建
作者: 回春萍   来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瘫痪   孤独   失语   改写  
描述: 作为男性心目中理想女性形象,"睡美人"的孤苦无助和被动等待可以最大限度地唤起男性的英雄主义和骑士精神。童话叙事通过失语、瘫痪、孤独等魔咒,有效地将女性排除到他者和边缘的地位,并以此实现男女二元对立
《兰花梦》中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林绿峯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性意识   失语   男权秩序   仿书  
描述: 《兰花梦》,晚清小说,光绪三十一年上海文元阁书庄出版石印本,卷首《序》云此书为吟梅山人所作,然其人姓名、生平皆不详。小说为《红楼梦》的仿书,主要叙述了女主人公松宝珠女扮男装入科场、赴战场,还归女装后被丈夫许文卿欺凌至死的故事,兼及宝珠长姐宝林掌管家业,嫁与李墨卿后在夫家张扬女子声威之事。目前研究者对小说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作品主题与人物形象上,大多认为小说写宝林、宝珠姐妹二人故事,目的在于批判夫权、伸张女权。然而笔者以为,封建夫权这一概念太过笼统,适用于中国古典小说中一切与已婚女子有关的情节,因而并不能很好的
华裔文学中女性“边缘化”与“失语” 现象的研究
作者: 缪书勤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失语   《接骨师之女》   边缘化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与谭恩美是当今活跃于美国文坛华裔女作家的杰出代表,她们的代表作品《女勇士》与《接骨师之女》一经问世就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她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写作风格、丰富的想象素材以及自身的女性意识,对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女性形象和细腻的女性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她们的作品主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实之间的矛盾、白人与华人之间的冲突以及华裔女性身受父权主义和西方霸权主义的双重压迫。众所周知,美国社会是以白人男子为中心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其他少数族裔则遭受着种种的不公平待遇,以白人男子
美杜沙之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失语女性的解构力量
作者: 王韵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失语   延异   女性主体意识   劳伦斯  
描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从出版以来备受争议。它叙述了女主人公康妮与其庄园守林人梅勒斯的一段离经叛道之恋.劳伦斯通过这两个主人公大声疾呼只有‘劳伦斯式 的两性和谐才能救工业社会于危难之中。与康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勒斯的前妻—伯莎。伯莎的出现无疑成为解构梅勒斯与康妮之间伪和谐的力量,推动了全剧发展,导致了两位主人公秘密的泄露与分离。据文献研究,伯莎是一个被众多学者与批评遗忘的人物,这也恰如劳伦斯所愿。本篇论文主要以伯莎,这个被作者男权意识抹杀的角色为引子,承西方西蒙波伏娃,凯特米莱特两位女权主义者之意,从解构阅读
失语”的言说:丁玲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高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己感   言说   失语   叙述视角   不完全叙述   民族国家认同  
描述: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是在推翻封建专制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救亡图存的一部分被提出的。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并没有女权主义运动作前提,而是由男性提出并首倡的,男女之间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启蒙与被启蒙的协同关系。这使得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带有先在的依附性,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也无法赋予自己话语权威。丁玲在中国女性文学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她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并且一生都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寻找女性的位置,在作品中言说女性的话语。为了获得和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丁玲选择的途径是进入男性权力秩序话语中去寻
男性的失语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形象系列   重要表征   男性话语   失语   女性话语   负心汉   人类文化   女性形象   话语霸权  
描述: 男性的失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