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郁达夫小说中类型女形象的符号意义分析
作者: 唐业亮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落者   天使   郁达夫  
描述: 郁达夫的小说的女性形象强烈的表现为天使和堕落者两种。她们的生活状态截然不同。郁达夫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都表现了作者对于男权意识形态的表达。两类女性是道德与本能、现代与传统的突出代表。郁达夫是一个关注女性的作家,从这两种对女性形象的划分来看,女性是作者精神情感的表达。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基督教妇女观
作者: 郭晓霞   来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女   基督教等级秩序   莎士比亚   天使  
描述: 莎士比亚在剧作中描绘了两类女性形象:可爱完美的天使、恶毒残忍的妖女。这反映出莎士比亚的妇女观受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影响,某种程度上还保留有基督教等级秩序观念,体现了传统的基督教妇女观。
分析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隐含的“天使”和“妖妇”形象
作者: 李婷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妖妇   天使   男权主义  
描述: 本文通过从男权主义的角度和女权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隐含的“天使”和“妖妇”形象。通过透视《白雪公主》这个童话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类型在文学史上的虚假定位,其目的是为了从性别视角来重新定位女性在在男权传统文化中的角色意义,让现代女性能够摆脱扭曲虚假的道德符号,活出真实的自己。
天使与恶魔的对立
作者: 高旋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恶魔   空间   不自觉   好莱坞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天使  
描述: 时,却不自觉的陷入了好莱坞的旧有模式之中,女性成为天使和恶魔的代表。 影片在不多的几个人物中主要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首先我们从人名上进行一下区分。一个是男主人公的妻子Mal,一个是盗梦成员
曹禺笔下的中国女性:觉醒的“天使
作者: 牛海兵   来源: 当代教育发展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觉醒   知识女性形象   《北京人》   曹禺   天使   1940年   中国女性  
描述: 1940年,曹禺创作了《北京人》,塑造了继蘩漪、陈白露之后第三个成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愫芳,这也是作者对小资产阶级女性命运的又一步探索,这是一个终于摆脱了旧时代的命运而勇敢地走向新生活、新世界的妇女典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