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天使与妖妇——谈《战争与和平》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作者: 王永奇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观念   妖妇   天使   女性形象  
描述: "天使"与"妖妇"是男权社会中在男性作家笔下经常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塑造了娜塔莎和艾伦这一组相互对立的人物形象。这两种形象都体现了男权社会的男性们对女性的期待、仇恨、恐惧和丑化,是不真实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的男权中心主义偏见。
当代文学“天使”书写与日暮途穷
作者: 刘乔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妖妇   女性形象   天使  
描述: 天使和妖妇一直是男性作家书写女性形象的两个典型,它反映了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和规训要求。本文通过对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指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天使"书写的特点以及其90年代后日暮途穷的走向,并分析其本质原因所在。
《李尔王》的男性意识——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对《李尔王》的解读
作者: 许原雪   来源: 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意识   妖妇   天使   女性主义  
描述: 刚乃绮、瑞干、考地利亚的角色塑造上不可避免地投射了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按照惯有模式将女性简单划分为天使型女性和妖妇型女性。莎士比亚作为一名男性作家,未能摆脱男性本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李尔王》成为了一部充斥了男件话语霸权的父权制文本。[著者文摘]
天使与妖妇二分法
作者:   韦华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妖妇   经典童话故事   天使   女性主义   父权中心社会  
描述: 鲜有人对于童话故事中的天使与妖妇二分法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评论和话语权理论对比研究经典童
孤傲、软弱、残缺的天使―浅谈张爱玲女性形象的某些特征
作者: 颜莺   来源: 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残缺   软弱   孤傲   人生   天使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人生的荒凉,写尽了世间的俗事俗物,而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又是如此的独特,总有着天使似的面孔,孤傲的性格,却又是软弱的凡人,过着残缺的人生。她们或被金钱桎梏或被抛弃或坠落或是等着一种没有结局的结局,她们不是被摧残扼杀就是摧残扼杀他人,她们是孤傲、软弱、残缺的天使
名声与牺牲主题下的天使与“妖女”形象——评《红颜》中的小云形象
作者: 朱茂青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牺牲   母性   名声   男性社会   天使   拯救  
描述: 《红颜》中成功地描写一位在男人眼中的妖女,实则是天使的新型女性形象。当与她有染的男人都在保全自己的名声时,她独自承担起男性中心社会强加在生活上的恶名。正当她在麻木地生活时,是她的儿子唤醒了她内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