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和谐】搜索到相关结果 67 条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我国现阶段男女平等问题研究
-
作者:
李芸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女平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两性
和谐
-
描述:
近代以来,为实现男女平等,我国妇女运动高潮迭起,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妇女的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等地位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现阶段依然在财产占有、参政议政、教育
-
寻找和谐的家园:用生态女性主义分析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娅》
-
作者:
张俊英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我的安东尼娅》
生态女性主义
威拉·凯瑟
和谐
-
描述:
在当今世界日益壮大和发展的环境保护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中,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 or ecological feminism)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流派,它是这两种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Francois d’Eaubonne)提出,又以美国的研究为最前沿,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妇女们必须认识到,在一个基本的关系模式仍然是统治模式的社
-
论新移民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世界
-
作者:
张园园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女性文学
和谐
追寻
-
描述:
新移民文学在移民潮流的推动下从最初的花果飘零演变为现阶段的落地生根,新移民文学研究也相应风生水起。随着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逐渐增多,新移民文学女作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关注,张翎作为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中写作功力深厚且成绩斐然的一位也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目光。 张翎是北美新移民小说创作领域中的重镇,她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作家,在她的故事中有开放的文化视野,冷静稳健的叙事风格以及卓具个性的艺术特质。然而当下,对于张翎小说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题材、语言、叙事手法等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领域还相对狭小,研究成果大
-
解析《到灯塔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
-
作者:
商喜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和谐
-
描述:
20世纪20年代末之前,提到“双性同体”这个词,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生物学上常提到的“雌雄同体”。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式在其《一间自己的房间》(2004)中提出“双性同体”的文学理论,认为人应该同时具有男女两种性格特征,这也是她认为一个作家最理想的创作状态。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身兼意识流女作家和女性主义作家等多重身份。她在继承传统女性主义的同时,重新审视了女性主义,并提出了一些新主张,使女性主义更易于接受,并且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双性同体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一部自传体女
-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
作者:
黄丽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
和谐
-
描述:
与人(男性和女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女学界积极地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位新客,同时也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国内至今还没有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
-
浅析《紫色》中的黑人女权主义
-
作者:
张思涵
来源:
科技展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妇女主义
双重压迫
觉醒
和谐
-
描述:
本文中所分析的的双重压迫,女性的挣扎和反抗,男性的转变,都是为了阐释沃克的妇女主义。沃克的妇女主义主张建立女性同盟和团结黑人男性,建立男女共处和谐的家园,这不仅丰富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内容和方法,而且还为美国妇女运动和美国妇女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
-
试论邓颖超的婚恋观
-
作者:
杜玉粉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主
邓颖超
自由
婚恋
和谐
-
描述:
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楷模,邓颖超关注着与妇女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在婚恋观上,她主张妇女要敢于和旧的婚姻制度抗争,实现婚恋自主和婚恋自由:对于关系终身幸福的婚恋,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谨慎的态度:她的婚恋观引导我们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为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作贡献。
-
埃莱娜·西苏的“躯体写作”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师卓
来源:
美中外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苏
女性主义文学
躯体写作
埃莱娜·
和谐
-
描述:
“躯体写作”是由法国女作家埃莱娜·西苏提出的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女性作品中有着独特审美价值。但近年来,在中国,许多人把女性“躯体写作”当作一道欲望化“风景”的商业动机,与开始提出这种主张的女性主义者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本文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谈起,并以两位华人女诗人的作品为例,分析“躯体写作”的概念,其目的是希望读者能正确理解中国女性文学的“躯体写作”。
-
在冲突中走向和谐——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自我追寻
-
作者:
欧阳艳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言说
女性写作
和谐
自我救赎
-
描述:
走入现当代的中国女性终于获得了自由言说的权利,然而女性自我本真的寻找却仍然是一个扑溯迷离的过程。女性作家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为了重塑女性自我作出了各种的尝试。尽管左冲右突之后仍然难免陷入困境,但是一些执着而理智的女作家终究还是作出了在冲突中走向和谐的选择。
-
困境中的出路——《南方与北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倩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早期和中期的一名重要女性作家。《南方与北方》是其第二部工业小说,也是其经典著作之一。维多利亚时期,急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加剧了环境恶化,根深蒂固的父权制观念激发了女性主义思想的传播。小说《南方与北方》蕴含了盖斯凯尔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而这一意识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是女性主义与生态批评的融合,致力于通过推翻父权制观念和压迫性二元对立关系以消除与性别、种族、阶级等相关的所有不平等现状。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小说《南方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