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研究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湖南女子学院图...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
Open Menu
特色研究
返回上一级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返回上一级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研究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返回上一级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返回上一级
湖南女子学院图书馆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
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首页>
根据【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4)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特色文献
(4)
特色研究
(1)
按年份分组
2013
(1)
2009
(2)
2008
(1)
1999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比较文学
(2)
外国文学
(1)
西南财经大学
(1)
江汉论坛
(1)
关键词
斯皮瓦克后殖民框架下的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三个女性文本与对帝国主义的批评》
作者:
李权文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
女性主义视角
后殖民理论
描述: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理论和方法上选取的女性主义视角。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在于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她通过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 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关于苏珊·巴斯奈特《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的笔谈:“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
作者:
乐黛云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理论建设
中国比较文学
文学反思
女性研究
奈特
后殖民理论
苏珊
跨文化研究
描述:
上世纪末,有关比较文学“学科之死”的论调甚嚣尘上。近几年来这些论调有了很大改变。过去强调“学科之死”,理由无非是“女性研究、后殖民理论、文化研究等跨文化研究全面地改变了文学研究的面貌”,因此不再有原来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而过分强调比较文学的“规定性”,也就是“过分限定研究对象的方法”,又几乎灭绝了比较文学发展的生机; (共4页)
“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
作者:
乐黛云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皮瓦克
西方文学
跨学科
全球化
中国比较文学
第三阶段
后殖民理论
文学发展
跨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
上世纪末,有关比较文学学科之死的论调甚嚣尘上。近几年来这些论调有了很大改变。过去强调学科之死,理由无非是女性研究、后殖民理论、文化研究等跨文化研究全面地改变了文学研究的面貌,因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景观:读《后现代主义之后》
作者:
聂晶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理论思潮
后殖民主义
现代主义
后殖民理论
理论争鸣
中国当代
后现代理论
女性文学
景观
描述: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景观──读《后现代主义之后》聂晶近十年来,在中国当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讨论后现代主义已成了一种时髦,但介入讨论的学者和作家们是否明白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已成了一个刚刚过去的历史?它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主导地...
<
1
>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