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研究
-
作者:
郑紫晖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后女性主义
创作思想
-
描述:
本文探寻影响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形成的诸因素,研究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及其在莱辛主要作品中的体现。多丽丝·莱辛是后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批判地吸收女性主义关于倡导妇女独立、争取男女平权等观点,修正了支持性别战争的偏激立场,并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边缘战争和性别融合等概念。本论文分为四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多丽丝·莱辛的创作情况、莱辛研究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莱辛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论文分析了多丽丝·莱辛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的基本内容的形成过程。文章第二部分介绍多丽丝
-
苏青创作视角简论
-
作者:
林晓娟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后女性主义
世俗
女性
-
描述:
苏青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平凡的奇女子。她的作品,没有宏大的家国话语,没有灾难的民族叙事。她只想好好活着,延续自己的生命,所以她的笔下书写的是世俗琐屑的日常生活。她将自己平凡而又坎坷的一生作为写作的题材,以一个女性独有的视角将一个女人一生中可能扮演的各种角色用纸与笔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她的作品尽管缺乏成熟的写作技巧,没有厚重的社会意义,但她仍以其独特的为人为文风格对当代女性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八九十年代的后女性主义群体对其文本创作内容与风格的认同和延续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本文试图从苏青作品的
-
《灶神之妻》的后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江玉梅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谭恩美
《灶神之妻》
-
描述:
谭恩美是美国著名华裔小说家,她于1991出版了第二部作品《灶神之妻》,这是她继《喜福会》问世以来的又一部成功作品。《灶神之妻》是一部很具有典型意义的后女性主义作品。正如后殖民理论家们所阐述的,自从殖民主义出现后,文化殖民化便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美国少数民族的华裔作家,谭恩美深刻认识到这种文化殖民不仅仅发生在后殖民国家本土,同样还发生在美国的边缘民族中。同时她还站在女性的视角上洞察了文化压迫带给跨文化语境中生存的女性的双重痛苦。因此,她在《灶神之妻》中不仅重塑了作为一个美籍华人的身份与自我,对"文化霸
-
论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莫言短篇小说
-
作者:
张松存
来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两性关系
莫言
后女性主义
短篇小说
-
描述:
莫言的作品以别具一格的笔风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他睿智深刻地洞察了女性生活的困境,真实地再现了她们的苦与乐。以莫言的两部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和《与大师约会》为研究对象,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莫言短篇小说里的女性角色及女性主体的构建、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微妙的两性关系等,从中窥见当代中国女性最真实的人生体验。
-
第二次浪潮之后: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景观
-
作者:
桦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保守主义
父权制伦理
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在1960年代爆发,在1970年代达到高潮,并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退潮。进入1980年代,保守主义复兴,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于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在女性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角力与撕扯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化,呈现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调和性别文化冲突的奇异景观。从1980年代至今的这一段历史,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后女性主义”时期。作者选取了1980年代以后新出现的和发生新变化的几个性别文化现象,试图通过对这些具
-
从“规训”到“写作”的女性话语建构:麦克白夫人的后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际超
来源:
麦克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麦克白夫人
女性话语
规训
疯臆
写作
-
描述: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众多创作中最具“现代性”的文本历来成为批评者关注的焦点,而针对麦克白夫人这一女性形象的解读虽然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不断深入,却仍无法真正脱离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话语局限。本文将试图在回顾、评论、取舍历史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后女性主义视角不断挖掘麦克白夫人在文本中建立自我话语的尝试,分析其通过“规训”方式投射自我欲望所具有的突破价值与无法避免的局限性,以及最终在“疯癔”与“写作”中找到回归自我、建立女性主体独立话语的可能。而通过有别于传统的理论阐释方式,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
-
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旷芳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男权
后女性主义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纵观中外广告的发展史,含有人物元素的广告占了九成以上,其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频率远远高于男性。女性的形象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符号,更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广告中,可谓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符码。因此,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是女性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主要用现代女性主义性别观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作简单化的模式分析,结论先行,批判缺乏对象性,批评结果也基本上逃不出“看与被看”或者是“现代女性对男权社会的颠覆”这两类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面对广告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后女性
-
韩国鸡仔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作者:
高允娥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接近
韩国鸡仔文学
鸡仔文学
使用与满足
消费社会
后女性主义
-
描述:
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中,随着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新型社会群体也不断涌现。目前在中国社会里,20到30岁的年轻女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组成部分。她们往往是最能消费文学的群体之一,因而一些女性写给女性看的文学形式悄然兴起,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就是鸡仔文学。在韩国国内“Chick- Lit”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新世纪的2000年,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韩国式鸡仔文学”,一直受到广泛的欢迎,获得了商业成功。从2003年以可爱淘的作品为代表的韩国流行小说风靡中国出版市场以后,针对年轻女性读者
-
阿尔莫多瓦的女性镜像与后女性主义
-
作者:
李简瑷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母亲形象
女性导演
欲望
后女性主义
同性恋
西班牙
传统电影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一、边缘或拒绝——阿尔莫多瓦电影中女性的真实存在西班牙这个激情国度涌现了诸多卓越的国际级的电影大师。继布努艾尔、绍拉之后,阿尔莫多瓦成为西班牙电影的“国宝级人物”。他被喻为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1975年死去以后西班牙最伟大的导演,一个拥抱个人自由的象征。他也常被称作淋漓尽致描绘女性的电影大师,因为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充满了女性的表象与话语。他塑造的一个个女性形象从不同侧面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等诸多方面所面临
-
小脚美丑与男权女权
-
作者:
杨兴梅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妇女解放
女子
女性研究
后女性主义
十九世纪
生理学
男权意识
反缠足运动
中国女性
-
描述:
小脚美丑与男权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