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西方绘画中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
作者: 梁靓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变迁   文化意义   审美   莎乐美   绘画  
描述: 莎乐美是来源于圣经故事中的一个非常经典又神秘的女性形象,长久以来吸引着众多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纷纷以此为题进行绘画创作。莎乐美成为今天西方绘画史上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她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而精彩的过程。起初,莎乐美是《圣经》中的一个无名氏,作为希罗底的女儿她被一笔带过。后来她作为宣扬基督教教义以及衬托施洗约翰为了追求真理英勇殉教精神的边缘人物,以天真无知的单纯少女形象出现在了中世纪的各种福音书手抄本中。当文艺复兴运动到来以后,莎乐美是各种肖像画中美丽的女性角色,虽然不同的画家有着不同的表现,但
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作者: 闫畅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古时期   资本主义   变迁   文学发展过程   日本文学   女性形象   形象特征   封建王朝  
描述: 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中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则是本次论文中我着重讨论的主题。即从中古时期、近代到现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因此,我将按发展时期分为中古时期、近代、现代三个部分,结合该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潮及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摩登女郎:上海姑娘:上海宝贝:女性形象与城市空间变迁
作者: 张屏瑾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郎   变迁   城市空间   上海   新文化运动时期   知识分子群体   姑娘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中国女性一个著名的隐喻是娜拉的出走。鲁迅曾经问过娜拉走后怎样?答案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那是因为娜拉没有独立的经济权,就不可能享受超越性的平等与
从子君到颂莲:从女性形象看五四到90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
作者: 刘希云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变迁   文学形象   知识者   精神追求   感召力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五四时代  
描述: 经典的文学作品无疑有其历史的价值。一个时期广为人知的文学形象也会反映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五四时期,由于鲁迅作品的感召力,他笔下的子君无疑是那个时代娜拉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一个需要正视和化解的难题:从女大学生就业难看我国女性的就业变迁
作者: 刘爽   来源: 人口研究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业难   变迁   就业机会   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   正视   中国女性   就业困难  
描述: 2007届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在即。年复一年,我们在不断感受女生在寻找就业机会中遭受的歧视。可以说,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歧视和就业困难是中国女性整体发展状况的一种折射,它进而反映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第一段]
“妇女与中国革命:延续与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含章   绘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全国妇联   编辑部   变迁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革命   中共党史   学术研讨会  
描述: 2017年6月28-2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在北京召开"妇女与中国革命:延续与变迁"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革命史视域
60年妇联维权理念变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利益   妇联组织   变迁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经济社会发展   维权理念   妇女儿童权益  
描述: 妇联组织60年来始终坚持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作为重要工作写入妇联章程,同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妇女运动的发展不断完善维权理念,最终将代表和维护妇女利
当代知识女性文学形象的变迁
作者: 刘剑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文学形象   成长历程   当代女性   知识女性   《青春之歌》   改革开放30年   启蒙精神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性的体验对于城市中活跃的知识女性来说,尤为鲜明强烈。既有别于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古典淑女,也明显不同于《青春之歌》里受意识形态挟持的现代烈女,当代知识女性上承五四以来的启蒙精神,中借改革开放30年春风,内接自身独特的成长历程,其文化精神和城市精神一起成长。笔者认为,当代女性文学形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精神嬗变。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