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角色的梦幻反思与确认:以张爱玲的《霸王别姬》和铁凝的《世界》为例
作者: 李萱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梦幻   确认   反思  
描述: "梦幻"作为人类常见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并不单纯是梦幻主体内在精神世界的产物,其来源和内容是同梦者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自身所担当的女性角色的认知、反思和确认,是现代女性与"梦幻"产生联系
女性主义思潮对男权社会的挑战与带来的反思——《金色笔记》中女性主义主张的积极、消极因素
作者: 赵莉   丛柏全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极因素   反思   女性主义   积极因素  
描述: 谈到纷繁复杂的女性主义的由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可要概括起来却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1962年出版的《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斯.莱辛的鼎盛之作,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诞生的最伟大著作之一。之所以伟大原因众多,女作家莱辛对女性的生存困境深有感触,在《金色笔记》中,她不但延续自己擅长的女性问题,还以自由女性为研究对象挖掘藏在自由背后的辛酸。通过分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的处境、状态和与男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金色笔记》的意义和价值;可以看到莱辛对身处弱势,饱受剥削的女性的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国化进程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东南学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中国化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反思   当代文学批评  
描述: 进行了富有深度的女性主义反思。虽然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还存在历史观照和文化剖析等方面的某些片面和缺失,但毋庸置疑,
论美国黑人中年家庭妇女自我的迷失——《一切的中断》的主题研究
作者: 孙亚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迷失   建构   中年家庭妇女   反思   《一切的中断》  
描述: 对比成长于20世纪50、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时期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处于后民权时代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成长和创作环境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以特瑞·麦克米兰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国黑人女作家关注的不再是极具政治性的种族、性别不平等,不再聚焦于为黑人女性赋权,也不再强烈谴责男权,而是与当前社会现实相呼应,转而描写新形势下美国黑人女性遭遇的婚姻、家庭与事业等方面的生存困境和矛盾。《一切的中断》是麦克米兰于2005年发表的作品,作品充分展现了麦克米兰对当代黑人妇女境遇的关注,及其为身处困境的妇女寻找出路的努力。作品内容丰富,涉
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
作者: 王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反思   乔叶   女性审美  
描述: 乔叶是一名执着于关注女性生存境遇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男女两性的尴尬处境,还对历史夹缝中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层次解读,透过罪与罚的残酷表象来不断追问人性扭曲异化的根由。乔叶的书写立场是根植于女性文学创作传统的土壤之上,并通过女性视角的延伸、女性话语的重构得以最终确立起来的。在主题层面,乔叶对底层女性的书写与关怀充满人道主义的色彩,在描绘其困乏处境的同时更多的赋予她们重拾尊严的勇气和信心。在女性情感表述与欲望的言说上,她摒弃了道德批判的立场,对于情感禁锢中的疲惫心灵给予更多的理
反思与建构
作者: 吕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女性文学批评   反思   女性文学   本土  
描述: 新时期以来,西方多元化的文化与文学理论资源的引入,对于中国传统的研究模式构成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为中国本土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性别视角,拓宽了女性文学批评的研究视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领域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实际进行了大量的批评实践。经过二十余年的学术积累,女性文学批评已经逐渐成为关注中国文化与文学现象的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但是,在对西方女性主义追随与认同的过程中,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在此前提下,本论文通过对中国本土女性文学批评文化思想资源的
自由飞翔的灵魂:论海男小说的女性意识及创作倾向
作者: 侯圣洁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女性意识   困境   反思   海男  
描述: “私人化写作”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最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以陈染、林白和海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女性作家凭借其自身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下,真实的再现了女性的生存处境,并试图颠覆男权社会中心话语体系和构建女性自己的话语系统。海男不同于陈染、林白探讨女性自我解放的方式方法,而是让女性从家庭中、浴室中走了出来,并试图把她们放置到社会现实的层面上。但是,海男的创作却未引起女性文学研究界的足够重视,她总是处于边缘的位置。海男独特的叙事策略和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对人性的挖掘,均是她反抗
张扬与遮蔽——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反思
作者: 尹秋群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扬   反思   女性写作   20世纪90年代   遮蔽  
描述: 基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由欣欣向荣走向逐渐冷清的现实,笔者试图从女性文学写作姿态的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进行反思。即分析女性文学用张扬女性意识的写作姿态介入文学写作的原因与
走出父权话语的樊篱
作者: 王晓媛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话语   反思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   性别  
描述: “女性文学”这一概念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女性文学”研究已经作为一门显学在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提出这一概念,其初衷是要与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美学观,文学形式及传统相对抗;同时试图寻找女性自己的文学;最终改变文学领域中女性受排挤,被边缘化的状况。然而“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本身却仍然缺乏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义。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理论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女性文学”,它在磅礴悠久的文学史中占据何种地位,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走向何方。从这些问
被流放的女性群像:关于《床上的爱丽斯》的戏剧反思
作者: 周思源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放   苏珊·桑塔格   《床上的爱丽斯》   反思   女性群像  
描述: 苏珊·桑塔格在其惟一一部剧作《床上的爱丽斯》中构建了"茶会"这一"戏中戏",从历史和艺术作品中挖掘片段化的女性人物,打通孤立的关系将她们串联成群像,凭借卓越的想像力建构了同台会面的场景,探讨她们或被自我无意识的流放或被男权社会驱逐的流放,从而实现对于被流放的女性群像的深刻反思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