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双重身份】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黄色墙纸》中的疯癫涵义
-
作者:
李靓
来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创作焦虑感
空间焦虑感
双重身份
-
描述:
本文旨在论述美国小说《黄色墙纸》叙事者疯癫实质,通过解读作品中主人公疯癫的原因,可以发现,小说中叙事者的疯癫反映了她所生活的19世纪的意识形态和妇女地位。由于她兼具受束缚的女性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其
-
美国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
作者:
何少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黄色墙纸》
女权主义
女性写作
双重身份
-
描述:
愿望。由于她兼具受束缚的女性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其疯癫也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空间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19世纪女作家构建自己女性文学传统的努力。通过疯癫,女性得以反抗社会的压抑,表达自己的意志,并且保持其独立的身份。
-
美国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刊·高教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黄色墙纸》
女权主义
女性写作
双重身份
-
描述:
愿望。由于她兼具受束缚的女性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其疯癫也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空间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19世纪女作家构建自己女性文学传统的努力。通过疯癫。女性得以反抗社会的压抑,表达自己的意志,并且保持其独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