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隐形的性倒错者——浅论《玫瑰门》中姑爸的同性恋倾向
作者: 葛冉冉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同性恋   原欲   姑爸   性倒错  
描述: 铁凝在《玫瑰门》中塑造了一个既是姑又是爸的女性形象,这一人物的半疯半魔行为只是一种在世人面前的伪装,在这一疯癫面具下隐藏的是一位真实的女同性恋者。由于婚姻的不幸,姑爸的原欲受阻。在到处充斥着禁欲主义的社会氛围中,姑爸的本能欲望无处发泄,进而披上“虚伪”的外衣,进入同性恋的行列,这一形象的塑造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男性话语权力进行了一次有力的挑战。
从曹七巧到康妮——女性原欲世界的探索
作者: 陈梦倩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变态   原欲   扭曲   康妮   性压抑  
描述: 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作家,张爱玲和劳伦斯都注重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遭际,并以其各自独特的人生体验塑造了一系列使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则是其中典型代表。在这两部作品中,张爱玲和劳伦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塑造了不同社会环境下原欲受阻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性压抑"、"性苦闷"下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女性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和人的自然本性复归的渴望。本文旨在对曹七巧和康妮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深入了解两位作家笔下原欲受阻的女性世界。
女性作家婚恋生活与其文学作品的关系——以文本中的曹七巧和现实中的张爱玲为例
作者: 董蕾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季泽   叔姜   文学作品   阅历丰富   原欲   历史时期   《金锁记》   当代女性   胡兰成  
描述: 对《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女性作家婚恋生活与其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得出曹七巧人格的异化、人性的扭曲、人生的悲剧都与作者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有关,家庭的破碎、婚恋的曲折和金钱的逼迫影响着她的创作,可见文学作品是女性作家婚恋生活的艺术折射。中国女性作家用自己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女性对婚恋的态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想要爱、奋力爱的女性作家,看到了她们努力摆脱桎梏、寻求幸福的勇气与决心。本文以《金锁记》中
谈《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作者: 李富华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金锁记   环境压迫   性格   非人性   原欲   女性形象   性压抑   心理基础  
描述: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作为一个整体变形的女性形象,其性格渊源是无意识作用下的一种畸形、扭曲、非人性的心理所致。在恶劣环境压迫下,人的生存需要和原欲得以本能的宣泄,从而导致人的性格乖戾与反常,这正是曹七巧由人变成“疯子”的心理基础。
当代艺术信息
作者: 郭翠筠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流行音乐   文化模式   文明社会   文学创作   原欲   文学评论   文化背景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情与欲的对立--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 蔡翔在《文学评论》88年4期撰文说:“情与欲的分离正是文明社会的共同趋向。人的原欲在文明的规约和导引中,蒸发为爱,爱而生情,情又净化着人的原欲,由粗鄙转为优美。人生倍尝爱欲之甘苦,上演了无数的悲剧和喜剧。情与欲的分离,也划出了人与兽的区别。然而,在我们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这种分离却演化成一种伦理上的对立,扬此而抑彼,在文明社会中,构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模式,直接规范着人的日常心理和行为方式,并且影响到具体的文学创作。文章例举了我国古典文学中女性形象,指出这种含有男权色
生命原欲中女性自我形象的重铸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创作   原欲   女性自救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描述: 新时期女作家们的创作只有到了张洁的《方舟》,才开启了真正的女性性别意义上的创作起点,也标志着女性自我形象重铸的肇始。80年代的中后期文坛上,在女性文学的小说和诗歌等创作中,陌生的女欲体验和隐秘的情感意向如破闸的洪水漫溢整个文坛。这一切显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长足进展以及女性意识走向成熟发展的趋势。但这部分创作难免不出现性爱悲剧性的结局,难免不以过多地描述女性的性力和原欲而“屏蔽”了所有的外在的现实背景环境及各种社会性因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