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凌叔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凌叔华小说女性人物描写新论
-
作者:
郑斯扬
来源:
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物描写
凌叔华
限制叙事
女性病态心理
-
描述:
凌叔华《花之寺》、《女人》小说集女性人物描写中所建立的客观写实的艺术品格,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它与其他形式的小说创作相比有着显著不同:一是强化作者对人物心灵和命运的认知和感受,使作者成为人物遭遇的代言人。二是剖析作为资产阶级女性们的病态心理。三采取客观的第三人称限制叙事。
-
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试论凌叔华的小说创作
-
作者:
李新平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命题
凌叔华
小说
-
描述:
凌叔华是新文学初期的著名女作家,她与冰心、庐隐一样善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中观照女性的命运,探寻女性的命题,书写自我生存的体验与感悟。她把目光对准了那些都市温饱人家和高门巨室中那些温柔端庄的温婉女性,通过对她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人生际遇的描述,揭示了封建家庭影壁、屏风后的生活内幕,讲述五四妇女运动以外的闺门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时代生活的一个侧影。
-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凌叔华小说创作论
-
作者:
董姝雯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浸润
凌叔华
女性形象
儿童形象
-
描述: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代表之一,也是兼跨“现代评论派”、“新月派”和“京派”的重要作家。她为读者留下了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翻译等多种文体的作品,其中以短篇小说成就最大。《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和《古韵》四部小说集是凌叔华的代表作。本文从文本精读入手,分析在那个特定时代下处于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贵族女作家在文学、人生与情感等方面是如何抉择的及其原因。探讨其小说创作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渊源,这是本文的主要着眼点。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五四”女作家的生存语境与自由抉择,从现代女性作家的出场
-
诗意氛围下的女性书写:论凌叔华的小说创作
-
作者:
张玉红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艺术风格
凌叔华
-
描述:
凌叔华以描绘“高门巨族”的独特女性视角、温婉细腻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她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地位。在女性刚刚浮出历史地表的时代,出身名门的她,用敏锐的眼光洞察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变化,同时也用委婉的笔触描写了那个时代的“高门巨族的精魂”。纵观她的所有作品,女性世界是她关注的中心。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或固守传统,或徘徊犹豫,或自我觉醒。凌叔华用温和的女性批判来关注这个时代女性的成长和命运,用独特的审美眼光来反思女性的生存困境。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她非常善于把富有古典主义
-
论凌叔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
作者:
武琼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凌叔华
性别意识
小说
-
描述:
凌叔华“五四”之初登上文坛,便引来了各方的关注,她的小说宛若一枝素兰,散发着幽淡的清香。凌叔华的小说擅长描写被时代遗忘的闺房少女的不幸命运和新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新贤妻良妇的生存状态,写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生活中隐秘的、可悲可叹的、可鄙的另一面。目前,学术界对凌叔华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失衡现象,即偏重于以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焦点,如女性人物形象、女性问题等,而凌叔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失,把凌叔华小说中男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区分出凌叔华笔下不
-
从《古韵》看凌叔华前后期作品的变化
-
作者:
楼月红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韵》
文化立场
凌叔华
叙事形式
-
描述:
凌叔华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重要的女作家,她在步入文坛之初就立意要做女性的代言人,她前期的作品实践了这一主张。她无意使自己的小说成为政治批判、社会批判的工具,于是她一开始就把视角投向女性人物的日常生活,着眼于人性建设,所以她被称为“闺秀派”的高手。 《古韵》是凌叔华后期最重要的作品。这部作品在布鲁姆斯伯里成员的帮助之下,于1953年首先在英国出版。《古韵》发表后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它为凌叔华赢得了国际声誉,显示了凌叔华创作的新成就。 本论文立足于《古韵》,试图从文化立场和叙事形式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与前期
-
论凌叔华小说创作于法兼及女性形象的意义
-
作者:
王乃芳
刘芳坤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判断
诗情画意
凌叔华
新与旧
悲情
-
描述:
在“五四”女作家中,凌叔华作品不多,然而因其成熟的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其成就却不低。以小说为例,体现在三个方面:诗情画意之下有悲情;女性形象新与旧的对照;作者议论的隐藏与价值判断的显现。从这三个对照中表现了过渡时期中国女性生活的真实状况以及作者小说创作的技巧。
-
论凌叔华小说创作手法兼及女性形象的意义
-
作者:
王乃芳
刘芳坤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判断
诗情画意
凌叔华
新与旧
悲情
-
描述:
在五四女作家中,凌叔华作品不多,然而因其成熟的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其成就却不低.以小说为例,体现在三个方面:诗情画意之下有悲情;女性形象新与旧的对照;作者议论的隐藏与价值判断的显现.从这三个对照中表现了过渡时期中国女性生活的真实状况以及作者小说创作的技巧.
-
《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学
女性研究
华盛顿大学
凌叔华
文艺出版社
西雅图
助理教授
-
描述:
由凌叔华的妹妹凌淑浩的外孙女,现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人类学与女性研究系助理教授的魏淑凌女士,费时10余年研写的《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一书,2008年10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译者张林杰,校译李娟。该
-
婴宁与子君之比照
-
作者:
李利民
李窗影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涓生
一朵小花
王子服
浪漫情调
我自己
凌叔华
绣枕
小村落
婚姻生活
-
描述:
一婴宁是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形象,子君是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在两个人物身上,分别注入了两位伟大作家对爱情的思索和向往。两个女性的时代和命运虽说颇不相同,但在她们身上却显示着共同的爱情倾向——对浪漫情调的关注。有趣的是,两位作家都将自己笔下女主人的爱情命运与她们对待花的态度关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