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凌叔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87 条
-
新文学初期女性作家创作散论
-
作者:
朱洁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五四女作家
妇女解放
爱的哲学
五四时期
凌叔华
女性文学
陈衡哲
《莎菲女士的日记》
新文学初期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的崛起、女性作家创作的特质及其差异性的横向思考与多向审视,简要地勾画出了五四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产生、流变的轨迹,探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
-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石评梅
人生追求
爱情
凌叔华
庐隐
女性文学
新文学初期
-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
贵州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抗抗
王安忆
莫言
文学传统
张洁
凌叔华
延安文艺座谈会
明先生
刘索拉
铁凝
-
描述:
我们这个栏目由于本刊举办“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征文而中断了一些时日,但我们仍将继续下去。本期发林树明先生此文,读者诸君或许会看到,文中所讨论到的女作者中好几位近年没有作品问世。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近年亦有新的女作者步入文坛。应该说,目前的气候对所谓纯文学虽然不是特别适宜,但文学仍然生生不息。那么对贵州文学的现状予以关注并不是多此一举。我们希望还有有心人为这个话题捉刀。
-
新文学初期女性作家创作散论
-
作者:
朱洁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五四女作家
妇女解放
爱的哲学
五四时期
凌叔华
女性文学
陈衡哲
《莎菲女士的日记》
新文学初期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的崛起、女性作家创作的特质及其差异性的横向思考与多向审视,简要地勾画出了五四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产生、流变的轨迹,探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
-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学昭
创作风格
苏雪林
个性主义
新文学运动
冯沅君
石评梅
凌叔华
庐隐
人生理想
-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
时代弃女的精神失落和心理变态——论凌叔华、张爱玲的“闺秀文学”
-
作者:
陈宏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中西文化冲突
女性意识
心理变态
个性解放
凌叔华
精神失落
现代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社会变革
-
描述:
鲁迅在评价凌叔华的作品时说:“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而可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鲁迅提出了现代女性文学的一个偏师,即是那些闺秀派作家所写的“闺秀文学”。这种闺秀文学有两重限定。从作者来看,是出身名门大家的知识女性,凌叔华就被称为“新闺秀派”作家,具有温婉、娴静、从容、清逸的闺秀气派和艺术气质。从题材内容来看,是描写在现代社会变革和中西文化冲突中趋于没落和衰亡的旧式
-
文化自审视阈下的“第二性”--从现当代四位女作家的创作看女性文学的一种主题演进
-
作者:
胡慧翼
来源:
荆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张爱玲
20世纪
王安忆
文学评论
凌叔华
自审意识
价值取向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铁凝
-
描述:
20世纪女性文学的内部涌动着一条暗流--那就是女性文学对女性自身文化负面的冷峻自审和批判。在这一文学主题的发展演进中,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四位女作家的创作具有代表性。她们把外与内的经判结合起来,切入对女性文化负面的不同观照层面,形成了互相传承、递进和超越的关系。女性自审文学的发展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对女性深层传统意识的剥离与批判;二是反拨文化立场上的父权审美机制和男性话语,肯定了被压抑抹煞的女性俗念(“恶”)的历史合理性价值;三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女性生命本体做的整体的否定和批判,深入了女性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