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元杂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旦本元杂剧寡妇形象分析
-
作者:
冯晓玲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旦本
寡妇
-
描述:
元杂剧分旦本和末本,以女性角色主唱的为旦本。旦本杂剧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作为封建贞节观最为关注的人群——寡妇,在旦本元杂剧中仅有《感天动地窦娥冤》、《望江亭中秋切鱼会》两部作品。从数字上虽较单薄,但两部作品却较全面地反映了元代贞节观的两重性。
-
元杂剧底层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冯晓玲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底层女性
形象分析
-
描述:
在元杂剧中,旦本剧占总剧目的三分之一,而以处在底层的女性为关注对象的作品又占旦本剧的二分之一以上。作为卑微的底层女性,在《全元戏曲》中主要涉及妓女、婢女、寡妇、弃妇和仆妇等,她们不仅身处社会最底层
-
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吕玲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
描述: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标志,也是元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历来倍受注目,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对元杂剧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空前张扬与反传统的特质进行审视。通过剖析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来反观作品
-
民族文化融合与元杂剧女性形象性格新旧质素交融审美特征的形成
-
作者:
李成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质
元杂剧
民族文化融合
性格特征
女性形象
-
描述:
辽、金、元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使传统儒学思想价值观念和封建礼教受到了冲击,促进了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美学思想的嬗变.民族文化的融合孕育了元杂剧的繁荣,也影响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旧性格质素
-
窦娥·崔莺莺·杜丽娘
-
作者:
牛志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窦娥冤
牡丹亭
古代戏曲
元杂剧
女性意识
崔莺莺
杜丽娘
女性形象
女权思想
-
描述:
女性,是大多数中外剧作家笔下的主角。我国戏剧从元杂剧到近现代话剧,也大都以女性为主角。这些以女性为主角的戏剧所反映的女权思想、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总是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反对社会,特别是反对男权社会
-
捣麝成尘香不灭——从性别角度关注元杂剧中的青楼女子形象
-
作者:
牛晓霞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元杂剧
中国古代
关汉卿
青楼女子
赵盼儿
儒家文化
妓女形象
女性形象
综合研究
-
描述:
金元时期,随着女真和蒙古贵族的南侵,直至最后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迥异于中原儒家文化的草原文化。虽然无法和儒家文化形成对峙的两极,甚至有被儒家文化同化的倾向,但是在被同化的同时,它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对这种异己的文化进行排斥和修正。崛起于中国北部山林草原的北方民族在文化层次上虽不如已进入封建社会一千多年的中原汉族,但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文化里较少保守和僵化的思
-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1—5辑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浮生六记
中国古代
元杂剧
小说戏剧研究
西游记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