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作品】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青草在歌唱》中玛丽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艺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意识
青草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命运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青草在歌唱》是莱辛的成名作,自1950年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分析《青草在歌唱》的白人主妇玛丽的女性形象,结合女性主义
-
存在的不完满性与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性别建构:兼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个体生命存在主题
-
作者:
李玲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因素
隐含作者
生命存在
霜叶红
茅盾
性别建构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性
完满
-
描述:
茅盾1940年代初发表的《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霜叶》)①精美残篇,综合其早期创作中的两类女性形象,塑造了"既具有东方女性文化的阴柔资旨,又富于雄强的质素"②的张婉卿形象。作品关于张婉卿以母性
-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解读20世纪中国历史及女性艺术的独特视角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民国时期
自画像
展览
解读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问题
作品
女性形象
美术馆
-
描述:
时值国际妇女节,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关于女性艺术展览的特别话题,两位谈话者均为女性,所以对于女性问题,她们之间有一种理解,一种共鸣。提问者董慧萍是美术馆专业人员,而策展人姚玳玫是学者,一直关注民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问题,此番跨界策展,其角度是女艺术家们所留下的女性形象,仿佛是她从前的文学研究的补充、延续,好比给一本书配上了插图。我们翻开这本书,观看不同时代的女性,也即是观看女性所处的各个时代。
-
鲁迅笔下没有配角
-
作者:
张驰
来源: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鲁迅
配角
母亲
豆腐
形象分析
作品
女性形象
二十年
西施
-
描述:
鲁迅的作品魅力非凡,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那样的鲜活生动,都蕴贴在肺腑,久贮于心间。 小说《故乡》中有两位女性形象:母亲和杨二嫂,她们的光芒并没有被所谓的主角淹没,随着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咀嚼,反而更为
-
自我画像:梳理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一个角度:关于“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的对话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相结合
民国时期
自画像
展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自我形象
作品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展览: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时间: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二○一一年二月二十日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本刊记者: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展览,请您谈谈这次展览的缘起和"自我画像"这个主题的由来。
-
何多苓:野园梦境中的诗意观看
-
作者:
郝科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策展人
画面
文人气质
作品
绘画
女性形象
东方艺术
超现实主义
诗意表现
-
描述:
策展人欧阳江河在《当代性,能获得浩渺吗?》一文中提到:"当代人需要‘士’这样的范畴作为中介……成为这个世界的热烈的介入者:无论你是站在提问、回答、退思、记录、传播、围观、虚构、奉献、索取的哪一边,都可以热烈而无
-
论谷崎润一郎对传统的回归
-
作者:
刘含力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传统审美
创作手法
源氏物语
日本传统文化
作品
创作激情
唯美主义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一、谷崎在《细雪》之前的创作及其向传统的转向 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常被人视为一种缺乏思想性和严肃性,而狂热追寻畸恋情怀的文字。但他丰富高超的创作手法和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又使其作品常常具有非同凡响
-
金基德 孤岛,沉默的男人
-
作者:
邢人俨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节
韩国电影
边缘人群
离群索居
金基
新生代导演
作品
孤岛
女性形象
阿里
-
描述:
暌违3年,韩国导演金基德带着他因患社交恐惧症离群索居后的第一部作品《阿里郎》出现在今年的戛纳影展上。头发干枯灰白、额头爬满皱纹、一袭笨拙的长袍,与当年那个戴棒球帽、穿T恤衫的“坏小子”判若两人
-
浅谈《1Q84》中的平行世界
-
作者:
杨青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行
卡夫卡
青豆
两个世界
行状态
小说家
叙事手法
作品
村上春树
女性形象
-
描述:
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充满了平行世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皆如此,大卖的新作《1Q84》也不例外,文章从人物、主题、叙事手法等多个方面,村上的《1Q84》中的多种平行
-
自然之风梦幻之境
-
作者:
黄立安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理念
珠宝
建筑设计
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
设计师
影响深远
自然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艺术运动是指大约1880至1910年间,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开展的装饰主义运动。新艺术风格影响到艺术和设计的各个领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家具、服装、书籍插图以及珠宝首饰设计等等,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和舞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感性和浪漫是新艺术运动鲜明的属性,而怀旧和憧憬的世纪末情绪贯穿整个运动始终。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之中,她是传统和新兴审美观念之间矛盾的产物。新艺术运动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逐渐影响至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以及美国,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新艺术”一词得名于艺术商人萨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