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伦理】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论《美国的悲剧》中罗伯塔的悲剧
-
作者:
陈晞
王娟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莱塞
《美国悲剧》
悲剧
伦理
-
描述:
,女权主义理论批评,后结构主义等都被用来探究主人公克莱德的悲剧命运。笔者通过分析作品中罗伯塔这一女性人物在享乐文化的诱惑和物欲的驱动下殚精竭虑、不得安宁的悲剧命运,展示转型时期美国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变化以及罗伯塔悲剧的原因。
-
“五四”女性文学的伦理困境
-
作者:
杨小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伦理
五四
女性
-
描述:
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五四"女性文学在爱情与母爱的冲突、灵肉一致爱情的难寻以及婚姻和事业的矛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的伦理立场和伦理观念,也展现了女性所处的有别于男性的伦理困境,由此开辟了新的精神领域,极大冲击了父权制的伦理传统。
-
“十七年”女性文学的伦理学思考
-
作者:
谢纳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伦理
女性文学
-
描述:
文章试图从女性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两性关系、“母爱”情结四个方面探讨“十七年”女性文学伦理道德观念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解构,旨在从伦理道德表象入手,挖掘“十七年”女性文学有别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特征。
-
文学伦理的人性转换:“身体写作”之反思
-
作者:
张向荣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身体写作
伦理
反思
-
描述:
的符号。然而,“身体写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既有它积极的作用,亦存在非理性变异,某些时候它甚至将女性文学拽入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狂欢”的漩涡,成为与人性背道而驰的兽性温床,女性写作也由此迷失了方向。反思“身体写作”的滥觞对匡正女性文学的伦理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
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性伦理表现之意义反思
-
作者:
苏状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
伦理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主要以性伦理的颠覆表现为特征.文章试图挖掘这种性伦理表现时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认为其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反叛之路的必然阶段,一方面性是传统父权和夫权压制的历史
-
十七年女性文学对传统伦理秩序的消解与继承
-
作者:
谢纳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
社会角色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描述: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相比具有特异性和复杂性.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使她们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同时也带来了性别意识的萎缩和消解.这种现象体现出新的伦理道德在女性问题上的矛盾性及与历史难以割舍的继承性.
-
唯一神教伦理观在《玛丽·巴顿》中的体现
-
作者:
白敏莉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唯一神教
伦理
男性
女性
-
描述:
伊丽沙白盖斯凯尔(1810-1865)一生创作丰富,共有一部传记,30多部短篇小说,《玛丽巴顿》等六部长篇小说,而且作品涉及内容广泛,题材丰富。文章的引言部分对她的作品作了概括和简单介绍,并提到了其研究的现状。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人们多提及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对盖氏的小说重视不够。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她的研究开始升温。本论文集中关注她的第一部小说《玛丽巴顿》。《玛丽巴顿》是盖氏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工业小说,作品一出版即受到好评。作品塑造了个性独特的男女主人公,并分析了男性、女性主人公所体现的伦
-
社区顾问委员会在中国艾滋病科研及防治工作中的伦理意义
-
作者:
刘春雨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区
伦理
艾滋病
-
描述:
研究背景:艾滋病具有明显的生物—心理—社会性质。因此在艾滋病的科研、防治及日常生活中均涉及到各种伦理问题,比如: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歧视问题、药物试验和科研中的知情同意、隐私保密等问题。这些
-
“失去笼子的囚徒”:当下中国女性文学中的伦理表现及文化学阐释
-
作者:
苏状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
伦理
女性文学
-
描述:
该文就力图通过对当下中国女性文学中的伦理表现进行表象梳理,然后对这种伦理表现的特征进行文化学上的原由探究,并于文章的最后对这种文学存在进行文化学方面的反思,从而为当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做出现代意义上的贡献与创新.这一论题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
-
《慈悲》与《宠儿》的伦理解读
-
作者:
包亚楠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宠儿
慈悲
伦理
女性成长
-
描述:
女性所遭受的肉体苦难和内心煎熬是相似的,都体现了伦理观的遵守和背叛,莫里森也借此向读者展示了她对黑人女性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