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统文化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孙犁与汪曾祺小说创作内在精神特质比较
作者:
孙斐娟
孙敏锐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汪曾祺
悲剧意识
传统文化
优美人性
描述:
孙犁与汪曾祺的小说都通过集中塑造美好的女性形象,张扬了优美的人性,同时也不回避对悲剧人生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神浸润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这些构成了他们小说的独特内涵,但他们的小说创作的内在精神特质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女性形象的文化悖论:199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淑女”与“荡妇”
作者:
王璐
刘丽英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现代汉语词典
性道德观念
第三阶段
女性写作
性行为
女性形象
男人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描述:
在1990年代女性文学中,"荡妇"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肯定,而"淑女"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却遭到了质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荡妇"是指行为放荡、不检点的女人,"淑女"是指美好的女子。而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荡妇"是指性行为放荡的女人,主要指超越了传统的性道德规范和性角色约束的女人
从文化角度评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武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确态度
生活方式
美国黑人文化
母亲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文化角度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描述:
一、前言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ma)写于1973年,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不同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对待百衲被等家庭日常用品截然不同的态度。小说成功地刻画了母亲、大女儿迪伊和小女儿麦琪三个不同的黑人女性,她们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三类
好女人的时代标准与现实显现:对花鼓戏《山竹》的思考
作者:
张湘彦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眼光
传统道德
征服
现代观念
思考
丈夫
湖南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理想与现实
描述:
女性历来是社会所关注的话题,对于女人的争论持续不休。周国平说: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征服女人。现代作品中塑造的女性经典形象也层出不穷。湖南编剧郑玲以敏锐的女性眼光,在现代花鼓戏《山竹》中以女人作为全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