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伊坦·弗洛美》中妻子细娜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丽娜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伊坦·弗洛美   女性形象  
描述: 《伊坦·弗洛美》是作者伊迪丝·华顿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以男主人公伊坦为中心的小说中,他的妻子细娜的形象却耐人寻味,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之一形象。
论《罗马热病》中深受男权意识禁锢的女性形象
作者: 章学文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罗马热病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在其短篇小说《罗马热病》中描述了现已寡居的两位旧时闺中密友在罗马的邂逅,由此揭露双方隐瞒多年的秘情。作家通过潜意识行为动作与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层层推进地塑造了因嫉妒而丧失理智的女性形象,从而揭示了西方社会男权意识禁锢下女性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自我的毁灭抑或重生——解读班纳姐妹悲剧命运的成因
作者: 张磊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文化批评   悲惨命运   《班纳姐妹》  
描述: 伊迪丝·华顿在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描写她们的个人追求和情感历程,展示她们的个性与社会习俗之间的冲突。通过从文化批评视角分析华顿的中篇小说《班纳姐妹》里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可发现历史背景、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她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其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
《纯真年代》中梅与埃伦之对比研究
作者: 李珊珊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纯真年代》   人物形象  
描述: 伊迪丝·华顿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19世纪纽约上流社会为时代大背景,真实地记述了女性所处的困境与悲惨命运。在代表作《纯真年代》中,华顿细腻地刻画了梅与埃伦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在当时强大的父权制度的禁锢和束缚之下,女性无论选择屈从或是有意识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将二人的衣着外貌、内心世界以及婚姻观这三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发现贯穿文本始终的女性意识。
矛盾的价值观:丽莉·巴特的选择
作者: 邓林   来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男性形象   矛盾的价值观   象征含义  
描述: 在《欢乐之家》这一作品中,伊迪丝.华顿将丽莉.巴特这一生活在金钱和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笔者试从小说中主要的四个男性形象出发,探讨他们背后丰富的象征含义,借以反映丽莉.巴特的选择实则是主人公自身矛盾的价值观的映射,并尝试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探讨这种矛盾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纯真年代》中女性身份的重构
作者: 龙茜   来源: 外交学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纯真年代》   身份重构   女性主义  
描述: 伊迪丝·华顿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在《纯真年代》中诠释了人物命运的变化与女性的悲惨命。同时作者所刻画的新女性展现了妇女在压迫和歧视下,挑战社会习俗,勇敢生活。伊迪丝·华顿的创作特色与她的女性身份有一定的关联,其作品中都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与男权社会抗衡的女性意识。《纯真年代》中的社会环境、叙事和人物刻画重构了女性身份。本文简要评介作者的生平、小说艺术成就与小说中女性身份特征与建构,并指明本文研究对象;概述国内外对于小说《纯真年代》的研究和评论,阐述本文的理论依据即女性主义、身份认同;详述传统女性是如何塑造的,特别是
超越女权—从伊迪丝·华顿的纽约小说看其性别观的转变
作者: 孟德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解构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大都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纽约的社会风俗和礼仪,辛辣地讽刺了上流社会的保守、虚伪和对人性的压抑。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纽约系列作品中,华顿描述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老纽约社会的婚姻和两性关系。这和她自身的成长的经历密不可分。她接受过老纽约社会对女性的教育——做上流社会客厅里的 “装饰品”,经历了婚后的苦闷和挣扎,最终挣脱了婚姻的束缚,成为一名以写作为职业的独立女性。 本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伊迪斯·华顿短篇小说评介
作者: 吴越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男性形象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伊迪丝·华顿都是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出身于新西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而华顿出身于美国上层阶级,这使她们都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以开创自己的文学生涯。曼斯菲尔德和华顿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妇女运动和各自不幸婚姻的影响,她们成长为妇女运动的先锋。在以男性为主宰的社会,她们勇敢地站出来为女性的权利而呼吁。尽管她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写作方式,同为女性,她们的作品尤其是她们的短篇小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
从女性批评角度浅析《罗马热病》
作者: 焦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女性批评   热病   男权意识   自我觉醒  
描述: 本文以《罗马热病》为例进行文本分析,从女性批评角度来分析其中两位女主人公,作家通过细腻描写,塑造了因嫉妒而丧失理智的女性形象,揭示了西方社会男权意识形态下女性的情感生活和婚姻状态,以及女性之间的嫉妒和由此带来的后果,批判了当时上层社会的虚伪,为女性的自我觉醒呐喊。
父权制下扭曲的人性—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潇雨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父权制   男性主义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  
描述: 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纯真年代》被世人所熟知。因为她创作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所以许多批评家大多关注她的女性形象的生活状态和感情世界。她也被看做是一名女性主义者。然而,华顿不但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更注意男性的可悲命运。这篇论文试图在《欢乐之家》,《纯真年代》和《伊坦·弗洛美》三篇小说中探讨女性和男性都是父权制度下的受害者和奴隶。 这篇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伊迪丝·华顿的生平,写作背景,作品的文学评论和相关的性别理论研究。第二章首先分析了女性的相同的特征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