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原型角度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
作者: 刘浩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事件   所罗门之歌》   原型   人物   自然物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其唯一一部关于黑人男性成长的小说。该部小说奠定了莫里森作为美国当代重要黑人女作家的地位,并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小说奖。由于小说思想内涵深刻和艺术价值高超,国内外学者先后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原型批评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西方三大主流批评流派之一。原型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所共享的集体无意识的可见性和象征性再现。它源自于人类数百万年所积累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经验,并通过遗传代代相传。尽管在不同的文学作
嬗变与异化:鲁敏小说谫论
作者: 任侃侠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主旨   人物   鲁敏   小说  
描述: 出鲁敏对于传统的继承,同时在其小说中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的作品,从内容与形式上,都给人以独特的感受。本文从内容、人物、艺术三个维度剖析鲁敏的小说。第一章论述鲁敏对于城市与乡村世界的刻画,挖掘这两个世界
在探索中跋涉: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
作者: 范娉婷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   主题   叙事   长篇小说   迟子建  
描述: ,第一章从主题上的演变上来探索迟子建在书写城市题材和乡土题材小说上的优势和不足。第二章将叙事人物特别是女性人物和迷狂人物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此探求迟子建的性别观、自然观在其文学创作上的影响。最后从叙事方法的演进上分析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紫颜色》的人物和主题
作者: 张戈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种族融合   妇女主义   《紫颜色》   人物   主题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是她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本论文分析了《紫颜色》中的人物和主题。黑人女性人物是小说描写的重点。西丽亚,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的南方黑人女性,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她从一
《爱》的女性哥特解读
作者: 薛海波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女性哥特   空间   人物   恐惧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也是首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是世界文坛上一颗格外璀璨的明珠,以她的作品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文学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托妮·莫里森思想深刻,她的作品彰显了她的种族身份和性别特征,在借助了种族与性别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在两性和谐和文化融合的理想中促成黑人文化由边缘向主流位移。《爱》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九部长篇小说,成就了其写作生涯的巅峰,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间的一个黑人海滨圣地的生活和爱情,讲述了一个黑
论《尤利西斯》中作为爱尔兰形象寓言的女性
作者: 申富英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寓言   《尤利西斯》   民族主义   殖民主义   女性  
描述: 意义的研究上,目前尚缺乏对其女性人物所蕴含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问题的深入探讨。实际上,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并通过她们表达了他对爱尔兰棘手现状和文化杂糅未来的认识。
自己动手制作1/6女性人物:哥特Gothic
作者: 蜘蛛   来源: 模型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吸血   人物   故事   制作   心灵   女性  
描述: 人物故事设定女主人公本身是个神职人员,处在一个人与吸血鬼共存的时代。在不断消灭吸血鬼的战斗中,她的心灵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从《红楼梦》中看女性气郁质养生
作者: 孔凡真   来源: 医药食疗保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科全书   人物   《红楼梦》   医学知识   气郁质   养生   女性  
描述: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还是一部百科全书,蕴含着无尽的医学知识和养生智慧。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描写,细致入微,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气郁质是书中女性人物较为典型的体质代表,如果书中人依据自身特征进行调养,是否可以健摩长寿,从而改变命运,不至缠绵病榻、落寞收场?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作者: 奇恩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物   主题   《金锁记》   艺术特色   影响力  
描述: 张爱玲(1920-199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但直到20世纪末才被重新发现。40年代,傅雷以笔名“迅雨”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1],这可以称作是对张爱玲进行学术研究最初的论文
声光之魅
作者: 黄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整体   历史   人物   特色   电影剧本  
描述: 很长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将从创作历史、剧本特色、人物形象三个主要方面对张爱玲的电影剧本做整体性地考察。通过考察,本文希望证明:张爱玲的电影剧本创作在她的整体创作构架中是不可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