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歌剧典型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风格
作者: 张聪慧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风格   中国歌剧   典型女性   演唱风格   人物形象  
描述: 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尤其值得我们声乐专业学习者去关注。众所周知,塑造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是歌剧表演的根本任务,没有人物的歌剧是不存在的。本文以不同气质类型为划分依据,分析了中国
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永恩   来源: 中央戏剧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戏曲   女性  
描述: 明末清初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戏曲创作呈现出了数量多、质量高的特点。在这些剧作中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富有光彩的女性形象成为了明末清初戏曲舞台上不可忽视的群体。本文试图通过对几类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来反映明末清初女性意识和女性形象发展演变的... >> 详细
玄镇健和郁达夫身边小说比较研究——以初期的中短篇小说为中心
作者: 皮梦迪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边小说   玄镇健   表现技法   人物形象   郁达夫  
描述: 中韩两国由于地缘上的接壤优势,自古以来就在多领域有着频繁地交流。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受到儒家思想的熏染在文化层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近代以来,两国又经历了相似的历史事件。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两国都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国门,同时以此为契机,当时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也都随之一起涌入。1919年韩中两国相继爆发了著名的“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身边小说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登上两国文坛的。玄镇健和郁达夫可以说分别是韩中两国身边小说体裁的创始人,他们在中韩两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二
《谐铎》研究——兼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对比分析
作者: 任议男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   《谐铎》   《聊斋志异》   人物形象  
描述: 在当今的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中,学界对于古代文言小说的研究十分繁荣,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涉及作品大多集中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如张稔穰先生的《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吴波先生的《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等等。这种极不平衡的研究格局必将影响我们对古代文言小说的整体认识,因此,对除《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外的文言小说进行全面的发掘、整理、研究,其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br> 清人沈起凤创作的《谐铎》,共计十二卷,一百二十多篇,内容包揽天上人间、神鬼怪异,全书突破时空、突破生
苏童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以人物形象透视为中心
作者: 柳晓曼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克纳   苏童   美国小说   人物形象   中国小说  
描述: 人物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篇小说的好坏。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是作者心态、多元性格、多重文化的产物。福克纳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创造了描写美国南方社会
陈彤的编剧艺术研究
作者: 高莉莉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题呈现   风格特点   陈彤编剧   结构设置   人物形象  
描述: 结婚时代》开始,对她的作品进行梳理。从中选取几部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具体从陈彤的创作历程,剧作的主题呈现、结构设置、人物形象、风格特点几个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对于其创作历程的研究,将介绍陈彤
论《歧路灯》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 刘洋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歧路灯》   写人艺术   人物形象   李绿园   文化意蕴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歧路灯》迎来了研究高峰,众多学者开始从《歧路灯》中挖掘其价值所在。对于《歧路灯》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其文章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对人物形象的研究涉猎的还不够全面。从宏观上说,李绿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华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谢鹏程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华长篇小说   文化意义   文化交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人物形象  
描述: 小说《风雨耀华力》为泰华文坛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小说刻画了泰华社会上、中、下层各色人物形象,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国华人华侨社会风风雨雨的真实生活,展示
新世纪鲁剧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 冷少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里斯马英雄形象   鲁剧   盖娅模式   人物形象   山东电视剧  
描述: 电视剧这种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在中国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是其真正意义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全国电视剧产业格局中,鲁剧一直在大众文化视听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风格及浓郁的地域特色,成为当下不可或缺的文化存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其稳定的数量和上乘的质量呈现出一种“王者气势”,凭精良制作在业界与观众中赢得实力与口碑的双赢,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电视剧品牌。而在电视剧艺术文本的形象内容系统的构成中,人物是电视剧作品内容构成中的核心部分。塑造出符合客观现实而又
丁西林剧作的喜剧性研究
作者: 张迪娟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艺术贡献   喜剧性   丁西林   人物形象  
描述: 在思想观念多元化时期,以丁西林为代表的五四进步文人致力于用思想文化解决社会问题,认为旧的文化传统应该加以批判继承,大力提倡新文化,以知识分子和市民群众反封建礼教和旧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容为起点,精神基调为科学民主、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儿童本位和婚恋自由。丁西林最为可贵之处,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不局限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开放性地汲取中西方现代主义的喜剧艺术营养,创造性使用一切有益于解除人们困惑的世界本学包括本民族传统文学的艺术手段。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独幕剧圣手”,既是编剧也是
< 1 2 3 ... 26 27 28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