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狄亚的性格力量
作者: 徐谷宜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人物性格   《美狄亚》   故事情节   审美情趣   人物塑造  
描述: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欧里庇得斯18岁便开始写戏,一生共创作了92出剧本,他的戏剧大多反映雅典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并采用日常生活作为题材,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尤其是女性人物心理。在诗人现存的剧本中,多数是描写家庭生活的悲剧,表现出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关注。《美狄亚》就是其中优秀的一部,这个故事取材于荷马史诗中美狄亚杀子复仇的故事,于公元前431年上演,被公认为最动人的古希腊悲剧之一。这部戏剧情节跌宕曲折,上个世纪80年代
《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赵学婧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蜜蜂的秘密生活》   生态女性主义   主题   人物塑造   苏·蒙克·基德   意象  
描述: 《蜜蜂的秘密生活》是非裔美籍女作家苏·蒙克·基德的一部畅销作品,自2002年出版以来就受到读者的空前欢迎并逐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曾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两年多并获得多项大奖。它是一部以成长为题材的生态女性主义经典作品,讲述了白人女孩莉莉的成长故事,通过回归自然的寻爱之旅,莉莉最终走向成熟,完成心灵的蜕变,学会爱与被爱,成长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思想与女性主义相结合,试图在生态批评的基础上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探讨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环境意识,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剥削与压迫的问题以
《都柏林人》中的女性
作者: 田莹莹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尔兰女性   小说创作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都柏林人》   性别角色  
描述: 《都柏林人》中的女性
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莱辛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作者: 吴肖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裂   女权主义   模棱两可   莱辛   人物塑造   出路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女权主义抒写历来给评论界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看,莱辛的人物形象不但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特点,而且有着响亮的女权主义称谓:自由女性。但是作者莱辛本人却多次发表声明,称自己不愿意被列为女权主义作家,更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用于两性之间的战争。评论家们发现,莱辛在创作中有意回避女权主义主流批评,但是其作品中表现出受女权主义前辈们的影响,尤其是受伍尔芙的影响深远。而莱辛在女权主义批评史上也占居重要地位。可以说,莱辛确实是一位关注并且抒写女权主义的作家。在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以及《天
论赛珍珠的女性观在《庭院里的女人》中的体现
作者: 于岩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创作风格   《庭院里的女人》   女性观   人物塑造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是20世纪中美文坛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作家。她热爱中国,一生创作了许多反映中国的作品。由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她于193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同时,她也是一名女性主义的倡导者,热切关注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在作品中分别探讨了她们的命运、地位和自我实现问题。尽管她的小说几乎都围绕着婚姻和家庭,但是《庭院里的女人》中的所体现的赛珍珠的女性观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可谓是激进的,因为当时女性主义理论尚未形成,而距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解放运动还有二十年的时间。 赛珍珠是第一
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作者: 吴肖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裂   女权主义   模棱两可   莱辛   人物塑造   出路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女权主义抒写历来给评论界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看,莱辛的人物形象不但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特点,而且有着响亮的女权主义称谓:自由女性。但是作者莱辛本人却多次发表声明,称自己不愿意被列为女权主义作家,更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用于两性之间的战争。评论家们发现,莱辛在创作中有意回避女权主义主流批评,但是其作品中表现出受女权主义前辈们的影响,尤其是受伍尔芙的影响深远。而莱辛在女权主义批评史上也占居重要地位。可以说,莱辛确实是一位关注并且抒写女权主义的作家。在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以及《天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塑造:对黛西话语的人际功能阐释
作者: 刘邱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态   人际功能   黛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   语气系统   人物塑造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长岛为背景的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作家以优美洗练的语言勾勒出爵士时代的社会及人生百态,并以犀利冷静的眼光洞察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及人情的冷漠,描述了美国梦的破灭。小说借尼克之口讲述整个故事,其中的大量情节场景及人物塑造都融入了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亲身体会。小说中的黛西这一女性人物的塑造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评论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她进行了评论与剖析,包括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原型阐释等等。本文拟从功能语言学
妇女主义精神胜利的历程——《紫色》的主题分析
作者: 邵莉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紫色》   作品评论   艾丽丝·沃克   人文主义   人物塑造   女性主义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妇女作家之一。如果我们因其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1982年)获得了普利策奖而把沃克列为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不为过。沃克的作品笔力道劲,富于表现力,她重点描写黑人妇女为争取平等自由和精神新生而进行的斗争。对沃克而言,黑人妇女是女性生活希望和再生的象征。作者通过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强调妇女团结起来共同对消极的社会机制作斗争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剖析主人公茜莉——一个贫困的、受尽虐待的南方黑人妇女成功追求妇女解放及获得心灵新生的历程。 小说作者所倡导以及女主人公所代表的
新时期藏族女性母语小说现状研究
作者: 卓玛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内涵   女性意识   当代文学   藏族女性文学   人物塑造   女性文学  
描述: 》等藏语文学类期刊以来,母语文学创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公布施行使
浅谈曹文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洋   来源: 教育(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徒生奖   文学作品   曹文轩   现实生活   红瓦   人物塑造   儿童文学作家   桑桑   纸月   古典美  
描述: 身为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的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语言的运用不仅成功塑造了成长中的男性形象,而且也把女性形象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红瓦》小说里主人公陶卉、夏莲香,《草房子》里的纸月、秦大奶奶,以及《根鸟》当中出现的紫烟、金枝,
< 1 2 3 ... 7 8 9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