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此岸与彼岸的融合——论《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中的“永恒女性”形象
作者: 武晓霞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美   神性美   永恒女性   索菲亚  
描述: "永恒女性"形象与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索菲亚学说"联系在一起。索洛维约夫将"索菲亚"发展成为一种学说,并给"永恒女性"主题注入了宗教想象的激情。梅列日科夫斯基秉承这一传统,对"永恒女性"观念加以发挥,认为它既具有彼岸的神性本质,也具有此岸的属现象本质,是此岸与彼岸融合的纽带,它以"肉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出现在现实世界中,体现着作家对彼岸圣灵的赞美,对爱与美能拯救世界理念的企望。
论“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祝福》《柳堡的故事》《青春之歌》为例
作者: 宁乔帝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美   十七年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我国“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拍出了一批有轰动影响的影片。本文以《祝福》、《柳堡的故事》和《青春之歌》为例,对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阐述特点,找出共性,总结成功原因及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主张。《祝福》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悲剧震撼力的电影杰作,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的悲剧形象;《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在军事题材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影片,是青春男女牺牲儿女情愫,顾全民族解放大局的精神赞歌;《青春之歌》,是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电影,影片主题由林道静这一典型知识女性生动地体现出来。本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