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诗化的人 人化的自然——浅析泰戈尔散文诗中的人与自然
作者: 姚佳妮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自然界   人化   人与人   泰戈尔   散文诗   自我形象   人与自然   诗化   象征功能  
描述: 诗人、哲人的情怀气质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也可以感受到泰戈尔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这个永恒主题上,在权衡人类自我意识伟大与渺小之间的问题上作出的不一般的选择:他本着对自由、对美、对人性的追求,以平等透彻
论艾吕雅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夏裔   来源: 法国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空间   性活力   泛爱论   交流   基本成分   必要条件   无限扩张   比喻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描述: 在艾吕雅的诗中,“你”与“我”组成的整体境界的无限扩张预示着人的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统一。而这又暗示了一个在更高层次上的生存整体:人与自然的统一体。在艾吕雅看来,能量、活力的交换不但是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
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朱厄特创作的女性视角
作者: 金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女性话语   女权主义   朱厄特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叙述人   枞树  
描述: 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OrneJewet,1849—1909)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TheCountryofthePointedFirs,1896)是美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美国20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威拉·...
沉默的女性、自然和少数族裔: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喜福会》解读
作者: 云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福会   少数族裔   谭恩美   母亲   解读   婚姻   生态女权主义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生态批评  
描述: 谭恩美的名作《喜福会》自1989年出版后好评如潮,当年就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排名9个月,共销出27万5千多册,先后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小说描写了四位性格、命运迥异的中国女性在动荡岁月里遭受封建社会压制产生的婚姻悲剧,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
电影《阿凡达》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 黄冬娇   李存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互依存   父权制   电影   男权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人与人   潘多拉   影片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描述: 电影《阿凡达》获得了82届奥斯卡的3项大奖,即最佳视觉效果、艺术指导和摄影。《阿凡达》高超3D拍摄技术和CG绘图以及影片中的奇幻景观和离奇故事都给影评家和观众带来了震撼,从而引发了电影热。《阿凡达》达到了科幻作品的至高境界,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阿凡达》这部影片所包含的思想主题。当今不仅是
论《潜水鸟》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文珊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   文明进程   性别歧视   生态女性主义   水鸟   妇女运动   生态危机   女性主义思想   人与自然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第三次妇女运动浪潮中的重要流派。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74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妮(Francoised’Eaubonne)的《女性主义或死亡》中。她认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
中越古代女性文学中的“人与天一”思想
作者: 覃美静   来源: 芙蓉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文化圈   薛涛   浣纱庙   百越   文饶   女性诗人   古代女性   女诗人   中国宗教   人与自然  
描述: ,越南文人陆续接受和消化了中原地区的儒、释、道文化,以及各种文化潮流。越南学者陈文饶曾写道:"对越南影响最强烈、最持久的两种中国宗教是道教和儒教。对于从前我国多数人来说,不是儒教,而正是道教,其影响最早、最深。"[1]在以道家思想为主的汉文化的灌溉下
神秘布卡下的胆怯与勇敢
作者: 夏丽柠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瓦   战地记者   爱尔兰   胆怯   伊朗人   结尾段   女性文学   人与社会   小说   人与自然  
描述: 》的全书结尾段落,是爱尔兰诗人、战地记者麦克马洪为了悼念革命者优素福,在写给其遗孀扎丽的信中提到的。这段文字耐人寻味,仿佛定下了整本书的一个质朴的基调。人与自然的交织、人与社会的混沌、光明与黑暗的纠结,最终还是要选择一条路,追赶黎明出发的脚步。这是伊朗人民的使命与期许。
左翼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独特形态
作者: 莲子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形态   女性意识   无性化   左翼文坛   丁玲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社会责任感   人与自然  
描述: 社会大我这样一个过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现实,人与历史的宏观题材同样在左翼女作家笔下出现,甚至于女性意识还被强烈的社会参与气息淹没,呈现出一种独特形态的女性意识:无性化或雄性化。这种女性特征隐形的独特态的女性意识,在左翼这个特定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