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四”时期中国妇女意识觉醒之表现:以邓颖超领导的天津早期妇女运动为例
作者: 张璐璐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意识觉醒   表现   五四  
描述: 五四运动时期,随着社会思潮的大变迁,中国妇女意识也开始觉醒。她们的妇女意识变化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独立,消除对男子的依赖;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争取男女平等教育,要求大学开放女禁;打开封建枷锁
五四时期上海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探析
作者: 郭秀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妇女解放   背景   五四  
描述: 五四时期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达到高潮。处于沿海开放城市的上海,由于地缘因素、女权思想的传播、女子新学的倡导、新文化运动等四个因素的影响,成为当时妇女解放运动的中心地区,在各个方面表现的都比较突出,成为当时各地妇女解放运动学习的楷模,并对以后的妇女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评五四时期的妇女刊物
作者: 张晓丽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刊物   五四  
描述: 五四时期思想活跃,进步刊物很多,《新妇女》、《妇女评论》等六种妇女刊物研讨妇女解放问题,提倡民主,反对封建压迫,反映了当时妇女运动的代表思想观点,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并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五四”女性文学同性爱之反叛与反思
作者: 崔涛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同性爱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在张扬个性解放、反对礼教桎梏、追求自由婚恋的五四时代,公开表现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背离和反抗的女性同性之爱,成为五四女性写作反叛传统性别规定、超越性别局限、张扬自我个性、展示女性欲望主体性与多样性
五四女性文学启蒙话语中的性爱心理
作者: 姜丽清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爱心理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五四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中,性爱心理的描写并不多,本文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性爱心理描写的几种类型:一是对"非欲望性"的精神爱情的推崇;二是对于两性关系的恐惧与排斥;三是对"肉欲"的强大力量的展现。这些性爱心理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那一时代女性解放的成就与不足。
五四”女性文学的伦理困境
作者: 杨小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伦理   五四   女性  
描述: 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五四"女性文学在爱情与母爱的冲突、灵肉一致爱情的难寻以及婚姻和事业的矛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的伦理立场和伦理观念,也展现了女性所处的有别于男性的伦理困境,由此开辟了新的精神领域,极大冲击了父权制的伦理传统。
五四”女性文学中的性爱意识
作者: 李玲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五四   性爱意识  
描述: 女性性爱意识的现代觉醒是"五四"女性主体性觉醒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向父母争取性爱权利,到审视男性世界、辨析性爱标准;从坚守禁欲的爱情观,到建立灵肉相统一的性爱观念,"五四"女性文学在发展中逐渐培养出健全的女性性爱意识.
维多利亚女性文学与中国五四以来的女性文学之比较
作者: 程晨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与中国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虽然都处于由沉寂走向高峰的时期,但前者因为其自然流顺的时代进步,后者由于社会革新的不平衡性难以获得全面彻底的发展,然而这两个时代都是女性文学,甚至现代文学步入辉煌的历史开端.
五四女性作家群
作者: 肖向东   孙周年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群体   五四精神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伴随着五四"人的觉醒",五四女性作家群亦浮出地表,并构成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一翼.五四"女性文学"是以女性作家为主体,在五四思想启蒙、人的解放大潮之下,将五四精神和女性独特话语融为一体,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建构的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生存境域,同时又拥有女性作家自己的话语范式和实践文本.
人生舞台的跨越与迟疑:论五四女性文学的社会情怀
作者: 杨小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情怀   事业   五四   女性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中大多都在家庭伦理关系以及日常家庭生活琐事中展开,述说闺怨、弃妇的惆怅与苦痛.五四女性文学开始表达强烈的社会诉求,以及女性在现实中实现人生抱负的激情所遭遇的巨大的阻碍,对女性参与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