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影片《喜莲》简评
作者: 黄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人物性格   人生选择   杨青   “三从四德”   世德   时代大潮   喜剧风格   辣椒种植   双目失明  
描述: 从坐上大牛车嫁到老刘家的那时起,喜莲就一门心思地要做个好女人。她对双目失明的婆婆极尽孝道,对丈夫世德知冷知热,体贴入微,是全村妇女贤淑的典范。世道在变,喜莲也在变。好女人的古典标准是“三从四德”,社会文明进步到九十年代,好女人又该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女人在拥有幸福家庭的同时,是否还应该拥有自己的那个天?影片《喜莲》通过袒露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性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心路历程,以准确而独特的手法,将一个新时期乡村女性的形象表现得真实可信。
时代的重叠 祁志龙·杨卫对谈录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时代   八十年代   形象   过去   圆明园   艺术家   乌托邦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祁志龙1962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1992年,至今生活、工作于北京;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台湾,汉雅轩; 1994年,“消费形象”——祁志龙的波普艺术,香港Schoeni画展; 1995年,“中国当代油画展: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布鲁塞尔女性形象,香港Schoeni画廊; 1996年,“大众样板”,北京,北京艺术博物馆;迈阿密艺术博览会,迈阿密,海滨会议中心;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Eleyen’s香港太古中心; 1997年,中国当代艺术展,
写作与飞翔:读林白的小说
作者: 南帆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叙述者   女性主义运动   文学   林白小说   商业文化   长篇小说   记忆型   个人化写作   女性形象  
描述: 记忆型作家这似乎不可避免——林白的小说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冲突的前沿。一批人的眼里,林白如同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学代表之一,林白的前卫姿态与叛逆勇气向男权文化发出了无畏的挑战:另一批人眼里,林白似乎患上了“暴露癖”这种怪异嗜好只能从公众那里换取道德的谴责,夸张的反文化行为必将迅速地成为商业文化的同谋,上述的冲突显然可以追溯至九十年代文化的氛围,九十年代的文化谱系之中,女性形象、解放、道德商业文化无一不是纷争
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
作者: 牛玉秋   来源: 黄河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两种文化   理解   女性主义小说   独特贡献   土家族   文化背景   思想资源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描述: 叶梅的小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收在《妹娃要过河》和《回到恩施》中的有些篇章已经是九十年代初的旧作,但今天重读仍有新的感觉和新的理解,这应该归功于她在小说中的独特贡献。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首先来自她自身独特的
得到的与失去的
作者: 郭廓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九十年代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写作方式   中年知识女性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当代文坛   女性形象  
描述: 鲁迅曾说过:"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世界。"十四年前,胡辛以真诚的声音,感动了我们,亦步入了当代文坛。一个女性选择写作,而且是"女人写,写女人",这就注定她必须与自己的激情,自己的小说一同承受煎熬。胡辛的写作都是对生命与生活的真诚抒发,在真诚抒发中她总是追求一种崇高的永恒。也正是这种精神追求,使胡辛的小说既具有理想主义的气息,又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对理想的憧憬和实现理想的艰辛体验并存于胡辛的生命与意识的张力之中。她笔下的女性呈现出奋斗与不幸相结合的双重形态。这从她的三个"典型化"的女性柳青、树云、希玮就可
劳伦斯研究在中国:九十年代劳伦斯研究综述
作者: 张涛   来源: 社会科学动态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研究方法   研究者   三个时期   外国文学研究   劳伦斯作品   研究范畴   八十年代   研究综述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上,D.H.劳伦斯是一位长期以来争议最大、毁誉不一的极其独特的作家。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劳伦斯的作品传入中国以来至今,我国的劳伦斯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二、三十年代的孕育期,八十年代的萌芽期,九十年代的起步期。以上各个时期因研究程度的深浅、研究方法的繁简、研究范畴的宽窄而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态势,总的说来是在循序渐进式地不断深入。但与国外相较而言,我国
求索不倦的白杨
作者: 赵卫防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生活道路   艺术道路   电视金鹰奖   田汉   文化团体   法西斯细菌   “左联”   杨老师   左都  
描述: 白杨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从三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白杨从艺六十多年间共主演了七十余部舞台影视剧,她的名字连同她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早已饮誉海内外。她的艺术道路和生活道路是吻合的,她开始从事演员工作后不久,就在党领导的左翼进步文化团体“左联”的帮助下逐步成长。在南京和上海,她得到了田汉、阳翰
九十年代燕赵小说四家论
作者: 沧海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作家   性别歧视   关仁山   中篇小说   偶然性   《九月还乡》   价值取向   女性形象   农业文明  
描述: 关仁山是驾驭农村题材的高手,他的小说拥有一个恒常的母题:恋乡。中篇小说《落魂天》(《小说月报》95.9)也不例外。作家的恋乡情感主要是经由老顺子形象的塑造得以实现的。当他写老顺子多情重义、勤劳善良等极富个性的人情时,其情感的价值取向指向肯定的一极;当他在写人物的自私保守、麻木愚昧等思想性格时,其情感的价值取向指向否定的一极。作家将这“两极”情感出色地整合起来,统一于对人物命运的揭示进程中。老顺子形象的成功塑造,一方面标志着关仁山现实主义创作的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标示出他反抗金钱、抗拒物欲的精神倾向。老顺
当今中国女性的取向
作者: 郭淑梅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   西方女权主义   家庭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妇女从封建社会束缚下逃脱出来还不到百年,其命运的变迁就已提供了说不尽的话题。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们高喊着"男女平等"和"妇女的独立首先是经济的独立"的口号,为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创造理论依据。新中国的成立又从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权利,使中国女性成为西方女权主义者羡慕的偶像。六十年代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