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主体身份的建构——《人民日报》1949年至1978年女性新闻分析
-
作者:
戴蓓芬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新闻
主体
《人民日报》
国家级媒体
-
描述:
《人民日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国家级媒体,在1949年至1978年关于女性的新闻报道中,建构了一个“被解救的主体”的女性形象。“被解救”是指新中国政权将女性从封建社会的压迫中解救出来,女性
-
圣母? 烈女?:朗费罗诗歌在中国的流变研究
-
作者:
柳士军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主体
流传变异
烈女
他者
-
描述:
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交融不会是完全的准确、客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伊凡吉琳》中女性形象流传到中国就发生了改变:伊凡吉琳本是一个"圣母"形象,富有博爱、平和、圣洁等"女神化"的光辉,而在吴宓的《沧桑艳传奇》里完全变成了"烈女"形象。这种流传变异既是两国的文化差异造就的,也是吴宓有意为之,因此不忠实的变异产生了新的意义。吴宓依据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文化诉求,为中国读者塑造了一个异国的"烈女"形象。这种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即中西文化如何更完美地交流,如何达到文化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