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现代性   女性文学   历史性  
描述: 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才有可能出现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这是一个女性主体在文学中由长期缺席、不在场到逐渐出席、在场的过程。把女性主体性作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并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以人
韩国古典女性文学的流变
作者: 金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韩国古典女性文学   发展历程   独立性  
描述: 黄真伊、许兰雪轩和李梅窗三位女性诗人的诗作是韩国古典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三位诗人的创作个性鲜明,追求恋爱关系中的男女平等,吐露女性的真情实感,对主体性的认识初露端倪。
性别与中国文学、文化——女性文学这个概念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现代性   女性文学   历史性  
描述: 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才有可能出现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这是一个女性主体在文学中由长期缺席、不在场到逐渐出席、在场的过程。把女性主体性作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并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以人
主体性与“东北女作家群”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女作家群”   主体性   审美转换   底层叙事  
描述: 如果将地域文学置于现代性语境中,就会发现,与东北作家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东北女作家群。提出东北女作家群这一文学史概念,意在以性别差异为基础,运用女性中心批评视角重建女性文学传统;以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为
性别视角的转换和女性主体性的“滑落”——女性文学从小说到影视的文化反思
作者: 胡慧翼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立场   女性意识   性别视角  
描述: 女性作家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从小说到影视作品,前者通常有一个女性立场,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后者则代之以或"隐"或"显"的男性视角,女性立场往往被消解了,具有时代进步色彩的女性意识被抹煞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以男权文化为底蕴的大众审美心理和接受视野的存在,是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21世纪的中国影视创作,理应反映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女性意识的新的高度.
女性文学略论: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之(3)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略的部分。本文针对现实存在的女性文学概念的迷思,作出了分析性的澄清,并立足女性文学的现代性和主体性特点,对女性文学的必要性和现实创作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女性文学的理解有所裨益。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
女性文学概念辨识——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之(三)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略的部分.本文针对现实存在的女性文学概念的迷惑,作出了分析性的澄清,并立足女性文学的现代性和主体性特点,对女性文学的必要性和现实创作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女性文学的理解有所裨益.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论“六、七十年代生”女性作家创作的话语建构
作者: 刘雪清   来源: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作家   意义   艺术世界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活跃着一批颇为引人注目的年轻女作家们,她们以其惊世骇俗的文本内容和高傲不驯的反叛姿态,让众多评论家和读者为之侧目、震惊。本文主要从主体性在文本中的凸显性、在城市中蜿蜒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