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世纪】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研究
-
作者:
王丹丹
徐冬梅
董丽丽
来源: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国
妇女文学
文学创作研究
中世纪
-
描述:
本书主要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女性剧作家乔治娅·道格拉斯·约翰逊,梅·米勒,尤拉丽·斯宾塞和佐拉·尼尔·赫斯顿,主要从女性形象和语言特征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
试论达·芬奇油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爱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女性美
米开朗基罗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时期
画面
作品
女性形象
肖像画
中世纪
-
描述:
一、引言提到《蒙娜丽莎》,相信即使是对西方油画一知半解甚至不甚了了的人,也耳熟能详。这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塑造了一位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的女性形象。也许连达·芬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幅小型油画作品竟创下了西方油画历史的记录。作为一幅普通的人物半身像,单从尺寸和形式来看,《蒙娜丽莎》都不足以和达·芬奇其他的作品相媲美,甚至和同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巨幅油画相比较,它都显得捉襟见肘、尺幅单薄,然而画面中究竟蕴藏了什么力量,让人们趋之若鹜、流连忘返呢?大抵是画面中那独特的女性形象吸引了后世的人们。
-
死亡与优雅的咏叹调
-
作者:
郭晨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罗塞蒂
但丁
发展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
现实生活
死亡
作品
女性形象
中世纪
-
描述:
在1848年之前的英国画坛,以皇家艺术学院为绝对权威,笼罩着枯燥乏味和充满正统法则的古板风格。学院派对作品的要求有一定的题材、风格限制,甚至连明暗对比都加以限定,完全脱离自然和现实生活。那种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提香,并被17世纪的伦勃朗发展完善的褐色明暗调子,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但到了后期却变成沉重的枷锁,严重束缚了艺术创造性的发展。皇家学院的院长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甚至规定了人物的手脚比例,他认为一切都应以拉斐尔为典范。
-
宫崎骏作品的美学思想
-
作者:
苏芝华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森林
飞行器
动画
作品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概念
中世纪
社会问题
-
描述:
一、题材灵感的源泉(1)飞行的概念宫崎骏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家具以经营"宫崎航空兴学"为生,故此他从小就对于飞行产生了极大地兴趣。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时常看到飞行的概念反复出现。风之谷中娜